生醫科技是台灣產業強項之一,而結合資通訊技術與生醫科技的數位醫療(Digital Health)近年來變成國際熱門投資項目,為協助台灣廠商與新創團隊,透過跨國跨產業技術合作方式,快速切入國際數位醫療產業,由經濟部技術處指導,工研院主辦,台北市電腦公會(TCA)與台灣物聯網產業技術協會(TwIoTA)協辦的「數位醫療產業趨勢剖析及A+臺以研發合作補助說明會」,24日假台北市電腦公會B1舉辦。會中不僅分析海內外最新的數位醫療產業趨勢,也透過邀請生醫創投、新創生醫公司、生技專業人士與臺以合作專家,共同找出台灣ICT大廠與新創團隊切入數位醫療的方向與策略,現場與會資通訊產業與生醫相關業者近200人。
開場由工研院產科國際所分析師李爾芳博士剖析全球數位醫療產業發展商機與趨勢。根據市調機構Frost & Sullivan預估,2019年全球數位醫療市場規模為1,470億美元,2023年上看2,200億美元,2019-2023年預估CAGR達12%。
李爾芳博士表示,現實中數位醫療涵蓋範圍相當廣,包括穿戴醫材裝置、行動醫療、臨床資訊系統與遠距醫療,而慢性病的發生預測與術後治療,以及癌症的早期偵測與治療後追蹤,則是數位醫療最常見的應用領域。
以心血管疾病預警監控來說,病患可以透過使用醫療級等級的穿戴式裝置,隨時進行心律不整、血管硬化、血管阻塞等生理狀況監控,並搭配AI演算法,找出病患可能發生身體狀況異常但不自覺的監控情況。只要能夠提早診斷或是在病症發作前預先偵測得知,不僅能減少相關醫療成本支出,也能縮短病患治療流程。此外,數位醫療也能在病患治療後進行遠端監控,減少醫療人員工作負擔與費用支出,並確保治療成果,而這是不少商業醫療保險機構最希望導入數位醫療的主要目的。
就癌症診斷與治療而言,數位醫療可以透過AI協助進行放射科影像診斷與數位病理影像分析,減少病理科醫師工作負擔,甚至提早於癌症發生前期達到確診。當確認病患確認罹患癌症之後,也能搭配精準醫療,透過基因分析找出符合病人症狀特性的精準用藥(包括標靶用藥選擇),不僅可以提高病患化療成功率,也能加速確認病患治療成效,讓醫師與病患能精準掌握癌症病況,減少後續治療時程與用藥成本。
TCA表示,明年六月於台北世貿一館舉辦的InnoVEX 2020,正式邁入第五年,由於生醫是台灣產業強項之一,因此InnoVEX 2020設立「生技醫療」主題趨勢區,將邀請海內外在生技醫療領域優秀的技術團隊,以群聚參展、主題裝潢吸引創投、大型企業、海內外投資者與國際買主的關注目光;搭配InnoVEX Pitch競賽爭取創投資金,增加媒體曝光與報導,進而加速生技醫療新創的快速成長;並透過與COMPUTEX同期展出的方式,獲得海內外各大企業的青睞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