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台灣孕產婦死亡率已達到12.2人/每10萬人,為歷年新高,若能適時地給予產後大出血緊急處置與治療,便能減少家庭的傷痛及負擔;為此,高醫18日進行首長「病人安全週」宣誓活動,秉持病人安全優先,鼓勵孕產婦、新手爸媽、家屬與醫療人員,主動提出病安的顧慮,一同為「孕產安全」努力。
活動透過有獎徵答、經驗分享及多項互動遊戲等,期能提升就醫民眾、家屬及全體員工等的病安意識;現場並宣導「病安懶人包」內容,告知民眾「沉默」≠「安全」,在就醫過程中遇到顧慮就要勇敢說出來,藉由具創意性及教育性的互動方式,加強宣導孕產兒安全觀念。
高醫院長王照元表示,病人安全週是全球性的活動,今年國內主題為「孕產安全.你我共守」,近年WHO亦推廣「孕產兒安全」,針對妊娠、分娩和產後期間發生的潛在風險,進行辨識、預防及因應措施,同時強調孕產婦及其家屬參與的重要性;高醫每年也挹注許多資源與人力,多次完成各項國內外大型認證/評鑑,包括JCI國際醫療評鑑及CCPC疾病認證、醫策會疾病認證、品管圈及SNQ國家品質標章等。
婦產部龍震宇主任表示,產後大出血是婦產部醫師最大課題,常見原因有子宮收縮不量、胎盤滯留、產道裂傷、先天性疾病或高危險妊娠等,高醫婦產部特地製作了影片分享與宣導有關產後大出血的注意事項,包含醫護端如何處理產後大出血與民眾在產前與產中的評估、產後的照護等。

婦產部產科兼醫品病安管理中心主任,同時也是台灣周產期醫學會理事長詹德富教授提醒,孕產婦要確實定期產檢、注意胎兒胎動、心跳及記錄自己血糖的變化,過早或過晚生產都會影響媽媽和寶寶健康,只要身體有不對勁,可諮詢產科醫師,一起來提升孕產安全,降低生產事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