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蟲洞之前穿越時空探討虛實

《站在蟲洞之前》展覽,以充滿奇想的虛擬與真實,帶領人們穿越時空。(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官田報導

國立台南藝術大學漢寶德紀念館策劃的《站在蟲洞之前》展覽,作品集結動美所、造型所優秀學生的創作,以充滿奇想的虛擬與真實,帶領人們穿越時空,更探討虛實之間的交界,讓紀念館成了通往未知的新通道。

策展人副館長羅禾淋指出,這檔《站在蟲洞之前》展覽運用了擴增實境(AR)、人工智慧(AI)以及光雕等新科技做為策展介面,藝術家們嘗試以創作回應新科技帶給世人的挑戰。展出主題有雕塑時空、穿越時空、虛實時空等,每一作品均由新銳藝術家們,分別以校園AR擴增實境 ,或實體作品進行3D掃描進到虛擬空間之中,並透過AR程式SLAM+GPS於南藝校園再現。

其中「穿越時空」,透過AR擴增實境呈現漢寶德的虛擬人像,看板分別矗立於圖資大樓大廳及漢寶德紀念館一樓,漢校長的虛擬人像能與觀者互動,聽他講館務歷史,還能打破時空一起合影,如同穿越時空打開蟲洞一般。

另新媒體藝術的創作者張承濬的作品〈畫框外的互相凝視〉,利用互動科技,當觀眾近身作品即觸發感應,讓蒙娜麗莎化身嬌俏少女拿手機、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而戴著時下最流行AirPods,畫家梵谷會自他筆下的向日葵中現身。

羅禾淋指出,在物理學中蟲洞是神秘的象徵,象徵著時空的連接和未知的可能性,而《站在蟲洞之前》,正是以漢寶德紀念館做為「新通道」的起點,且站在蟲洞前,可能是起點,也可能是終點,至於藝術也成為反思科技或批判科技,甚至運用科技的有利武器。展期將至十一月二日。每週四、週五、週六開放,週二及週三接受預約,可於一週前提出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