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超群∕專題報導
針對世代矛盾的話題,康寧生活會館業務部主任黃聖祐表示,面對超高齡社會的到來,台灣正走向日本類似的道路;從敬老、嫌老到棄老,這個議題正是不同國家先後要面對的課題。
康寧生活會館是台北市區一處為銀髮族設計的退休宅,黃聖祐認為,政治上的社會撕裂當然會是世代矛盾的成因之一,但並不是主要原因。主因更多的是資源配置的問題。例如八兄弟照顧一對高齡父母,責任各自八分之一這很清楚;但如果是夫妻兩人必須照顧四位長者,則壓力可能是前者的二十倍不止。
尤其是低薪時代的年輕世代,萬物齊漲的背景下,年輕世代肩上的重擔可能數倍於父母或祖父母世代,但這未必是年長者能體諒的。
至於說博愛座事件,黃聖祐表示,這還是資源配置問題,簡單說就是位置不夠如何分配的問題;所以他認為,世代矛盾的議題說穿了,正是社會資源有限下,不同世代對資源的爭取和配置次序的不同意見所致。
傳統上依循倫理配置的順序已經或正在被打破,黃聖祐認為,要建構新的順序不但需要時間摸索,還更需要世代之間彼此的容讓和體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