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普安宮建醮 17支燈篙豎高高

太子普安宮建醮委員一起豎立燈篙。(記者陳俊文攝)

記者陳俊文∕台南報導

被喻為「虎尾寮首醮」的太子普安宮八日豎燈篙,象徵癸卯年五朝謝恩祈安大醮啟動,由於是全市最早豎立燈篙的建醮廟宇,所以也被稱為台南首「篙」,而且神明篙和會首篙,共有十七支燈篙立在廟前。

太子普安宮主祀普唵祖師、太子公、二路元帥、三坪祖師、清水祖師、石元帥、福德正神和註生娘娘,原只是太子神明會,於七十八年購地興建,民國八十四年重組管理委員會,將神明會更改為太子普安宮管理委員會。

新廟於八十六年落成入火安座,包括此次漏水整修,都未曾建醮,在神明指示下,由前虎尾里長李明道出任建醮主任委員,昨天便由老里長帶著建醮委員們一起上香祭拜,祈求五朝建醮順利成功。

負責太子普安宮建醮科儀的主法道長林道明表示,此科醮燈篙長一丈六,是奉神明示取自龍崎山區的刺竹,一般五朝建醮會豎起五支燈篙,但太子普安宮主祀的普唵、清水、三坪祖師和太子爺都希望也有自己的燈篙,這才加了四支,變成九支燈篙。

太子普安宮建醮主任委員李明道主持豎燈篙儀式。(記者陳俊文攝)

另外,過去鄉下地區建醮,大會首家前也會豎立燈篙,但都會區家門口狹窄,且都是水泥硬地,無法將燈篙打入地下,唯獨此次虎尾大醮有機會讓會首豎立燈篙在廟前,一字排開共八支,也是比較少見的豎燈篙方式。神明和會首的燈篙加起來共有十七支。

台南市各大宮廟建醮燈篙比高比大,太子普安宮此次的燈篙才一丈六,算是迷你品。數年前東區良寶宮建醮的燈篙高六丈五,三年前玉皇宮建醮的燈篙更高達七丈,而同樣是最近建醮的小北拱福宮也有四丈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