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共融遊戲場 身障童也能玩

永康國小樹屋共融遊戲場。

持續為兒童打造兼具安全、多元及友善的遊戲場,自一0八年起挹注經費改善校園兒童遊戲場,五年來結合教育部補助共投入近三億元經費,完成共四百七十八座國小及幼兒園新設兒童遊戲場,除使校園兒童遊戲場符合國家標準外,更發揮創意、友善精神,打造多元、共融、安全的兒童遊戲空間。

市長黃偉哲表示,兒童權利公約規定,所有關於兒童之事務,均應以兒童最佳利益為優先考量,上任以來持續打造安全且有別於傳統制式的遊具,各校陸續完成的校園遊戲場多融入在地特色、校本課程或以創意發想,設計主題有天文、動物、火車、船、穀倉等,讓校園兒童遊戲場饒富趣味,且具教育意義。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為提供不同年齡、階段、背景和能力的兒童都能使用的遊戲環境,南市更於一0八年在德高國小著手興建第一座校園共融遊戲場,之後陸續於東區復興、協進、安慶、新進、大成、大橋、永康七所國小完成設置,讓一般及身心障礙學生能夠一起快樂玩耍。

大成國小數學共融遊戲場是以數學遊戲為發想,用學生熟悉的數學教具來設計遊具,「索碼方塊」遊戲塔以顯目的顏色色塊,將方塊堆疊高低不同的平臺;「空間大師積木」攀爬網可訓練兒童的肌耐力、肢體協調、空間感;「分數板旋轉盤」可提供坐輪椅學生遊玩。遊戲場鋪面則以人工草皮鋪面,方便輪椅通行,符合無障礙精神。

永康國小樹屋共融遊戲場的樹屋組合遊具,結合雲梯、方格爬架、單軌滑梯、滾輪滑梯、遊戲牆及攀爬鑽籠,提供學童各種挑戰,其中滾輪滑梯更可讓身障學生享受溜滑的趣味。該遊戲場另提供座椅式旋轉盤、遊戲牆、鑽籠、傳聲筒,滿足不同類型身心障礙學生的遊戲需求。

為持續維護校園遊戲場,已編列預算協助學校辦理定期檢驗及後續事宜,以確保校園兒童遊戲場安全無虞。            (臺南市政府教育局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