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大讀書會 從花認識台南風景

崑大公廣系校友陳秀琍在母校圖書館讀書會中擔任導讀人,分享新書《花現台南》,用對花的記憶及對土地的情懷來訴說台南的人文風景。 (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為拓展師生對台南歷史人文的關懷,崑山科大圖書資訊館舉辦讀書會系列活動,邀請擁有廿餘年編輯經驗的公共關係暨廣告系校友陳秀琍擔任導讀人,分享她在生命記憶裡的花影。同時分享新書《花現台南》,用對花的記憶及對土地的情懷來訴說台南的人文風景。
 陳秀琍是土生土長的台南人,在童年記憶中,外公家三合院裡的植物影響她往後在人生中追逐花的旅程,《花現台南》更是她獻給去世多年、喜愛花與植栽的外公一份珍貴的禮物。在城市中植物從來不是主角,但台南這個歷史人文悠久的城市,總少不了植物的妝點,陳秀琍也是一位文史工作者,探索了台南各個角落中每一棵老樹、每一株花朵與古蹟間的故事。
 陳秀琍說,在台南舊城區經常從紅色圍牆探出的石榴花,是每個出嫁的女兒從娘家帶來的祝福,象徵婚後生活多子多孫多福氣;在敘寫河道邊的菅芒花時,她引用了台南文學家許丙丁的詩詞《菅芒花》,把菅芒花形容成寒門出生的女孩,刻苦的精神對應著百姓質樸而踏實的精神,連結濃厚的情感。
 陳秀琍有一次在客戶交代的刊物中抓住機會,讓總編輯看見她的才華,讓她一踏入編輯行業就是廿多年。她認為把握機會相當重要,平時就喜歡觀察花朵與植栽的她,在擔任台南相關刊物編輯過程中,前往各地採訪時總會留意各個角落探出頭的花朵,才造就《花現台南》的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