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肩 中醫小針刀納常規復健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五十肩患者常因症狀影響工作、生活及睡眠品質。中醫小針刀療法在治療肌筋膜沾黏、頑固性疼痛或神經壓迫等具有良好療效,國內外已廣泛應用於處理肌肉筋膜的沾黏問題。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王明仁表示,五十肩指肩關節疼痛伴隨活動受限的一種常見狀況。據統計,五十肩盛行率在一般人口中約占2~5%,好發於50歲上下,女性患者相對較多。

目前針對五十肩的快速有效解決方法仍未有確定的定論,一般的治療過程通常需耗時半年以上。王明仁指出,過去研究顯示,五十肩患者可能存在與肩關節血流異常有關的疼痛和攣縮症狀;此外患部疼痛可能與交感神經功能失調和微循環有關,顯示患者血管彈性和調節能力相對較差。

在治療上,中醫小針刀療法在治療肌筋膜沾黏、頑固性疼痛或神經壓迫等疾病中具有良好的療效。王明仁說,小針刀是一種特別設計的針灸針,直徑約為0.4~0.5mm,尖端採用扁平頓圓設計,能夠實現介入性微粘連鬆解的治療效果,目前在國內外已經廣泛應用於處理肌肉筋膜的沾黏問題。

王明仁表示,北市聯醫仁愛院區中醫科、復健科與台科大醫學工程研究所合作,將小針刀療法融入常規復健,縮短治療及康復時間。團隊也將應用微循環檢測儀器,以非侵入性方式評估整合治療對患者維循環和經絡疏通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