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性變壞疑失智 竟是老年憂鬱作怪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失智症也有假的!一名7旬婦人記憶力退化、食慾減少、晚上睡不好,對參加活動也失去興趣。就醫做詳細檢查發現,原來是老年憂鬱導致「假性失智」,經醫師開給新型的進口藥物治療2週,不但睡得比較好,情緒也穩定很多。

安南醫院精神醫學科主任張俊鴻說,有時候「老年憂鬱」也會造成類似失智的症狀,但這並非真正的失智症,藉由耐心、適當的支持和治療,便能有所改善。假性失智症有5大特色,包括1.不注重個人儀容與服裝:患者可能不再關心個人的儀容和服裝,衣著開始出現不整齊或顏色黯淡;2.誇大認知功能缺損:患者可能會過分強調自己的記憶力或認知能力下降,但這種表現可能與客觀測試結果不符;3.在認知測驗中直接放棄:「不知道」可能成為患者常見的回答,即使在能回答的情況下也選擇放棄;4.過度專注於身體不適:患者可能會過分關注自身的健康問題,經常擔心生病並頻繁要求進行醫學檢查;5.功能喪失無明顯醫學原因:表現出的認知或功能喪失,在醫學檢查中往往找不到明確的原因。

張俊鴻指出,假性失智其實就是老年憂鬱,跟一般年輕人的憂鬱不太一樣。治療假性失智症時,有3個常見治療重點,分別是心理治療、血清素藥物、經顱磁刺激(TMS)。在治療假性失智症時,結合心理治療、藥物治療和創新的腦部刺激技術,可以達到更好的療效,幫助患者擺脫老年憂鬱的同時,也讓家屬得以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