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南管音樂 陳嬿朱獲選人間國寶

出身南聲社的陳嬿朱獲得重要傳統表演藝術「南管音樂」保存者(人間國寶)身分。(文化部提供)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文化部公告重要傳統表演藝術「南管音樂」新增認定保存者陳嬿朱(人間國寶),其師承藝師吳道宏及張鴻明,指、譜、曲皆嫻熟擅長,唱曲技藝精湛,熟知南管相關知識,為南管界代表性人物。台南市文資處表示,南聲社登錄為台南市傳統藝術「南管」保存團體,館先生張鴻明曾獲文建會指定為南管音樂保存者,南聲社出了兩位人間國寶,相當難得一見。

文資處表示,南聲社是台南歷史悠久的南管館閣之一,曾至歐洲、日、韓、東南亞等多國演出,讓南管音樂揚名國際。二00九年南聲社登錄為台南市登錄傳統藝術「南管」保存團體,時任館先生的張鴻明藝師隔年獲文建會為人間國寶。近年南聲社內的陳嬿朱、張栢仲,分被高雄市、台南市登錄為傳統藝術南管保存者,為國內同一南管館閣中登錄最多者。

文化部表示,陳嬿朱曾擔任張鴻明助教多年,具有相當教學經驗,擅曲唱,亦可職司琵琶、二弦及三弦,長年於南聲社及高雄地區教授南管音樂,對南管音樂具有高度掌握,在南管演唱方式與樂器彈奏皆具藝術性,保有台灣南管傳統韻味古樸性。

南管音樂為台灣重要傳統音樂項目,其固有傳承制度,使音樂詮釋展演具有高度藝術性。南管音樂採用坐姿奏唱,有固定座次,以琵琶為領奏,率先捻指起音,隨後簫聲加入,三絃、二絃亦自然溶入幫襯。

南管以本嗓演唱,偏重在較高音域的聲腔表現,注重字音與音樂旋律關係,尤其對發音、咬字、收聲的講究及撩拍起落輕重拿捏,充分保存傳統雅化系統的歌唱風格,對泉州方言淋漓盡致的美化詮釋,使南管兼具民間俗曲歌謠地域特性,南管音樂的古樸、典雅及高度藝術特性,在當前諸多館閣中,已有逐漸失傳之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