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教6點預防米酵菌酸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近期「米酵菌酸」食品中毒案件備受關注,成功大學食品安全衛生暨風險管理研究所所長陳秀玲提醒食品業者和消費者,應確認食品的有效日期、勿食用或料理過期、變色或有異味的食品等,以防中毒,她也提供新加坡食品局網站提供的6點重要自保措施,以防米酵菌酸危害。

陳秀玲說,食品業者應確認食品的有效日期,並按照儲存條件進行貯存,落實先進先出原則,對於長期保存的食品應進行冷凍貯存,並嚴格遵守相關法規及自主管理,以確保產品的品質及安全。消費者購物選擇信譽良好或衛生環境較佳的業者,勿食用或料理過期、變色或有異味的食品。

另,新加坡食品局網站提供6點重要自保措施,防範米酵菌酸的危害:1.發酵過程需要嚴格之衛生條件,盡量避免在家中自行發酵玉米、椰奶或果肉等產品。2.想發酵玉米或椰子等產品,可以添加檸檬汁、醋或乳酸等酸性物質,確保混合物呈酸性。3.未確定來源及安全性時,避免食用。4.要隔夜浸泡白木耳或黑木耳,確保浸泡過程在冰箱內進行。5.處理食品應採取良好之衛生措施,例如對食品接觸之表面進行消毒。6.永遠確保食品的新鮮。不因惜福而捨不得丟棄,惜福的舊觀念,恐讓人珍惜的不是福氣,而是孳生各種致病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