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如何讓防災走在災害之前?成大南工結合數位教材與網路資訊工具,將安全及防災教育議題融入校園教學,讓學生擁有自己的「個人防災包」,也分組合作研發「主題防災包」,加上近日台灣餘震不斷,學生都說「防災很有感」。
災害來臨時,往往令人措手不及。教育部近年來推動防災與安全教育議題,成大南工教務處利用高職優質化計畫,多次邀請台灣防災產業協會專業人士入校宣導防災觀念,除舉辦安全教育海報比賽,更將防災避難包觀念融入美術課教學。學生從課程中理解並製作自己的實體避難包,搭配數位網路平台自主學習,將避難行動的預想付諸實踐,並整合成個人防災包報告。
資訊二乙學生梁鈺盛表示,雖然防災包的概念自小時候就經常聽到倡導,但實際上執行卻少之又少,透過這次的活動除學習思考防災時所需的物品,也為自己準備一個防災包,可以說是兩全其美。
同時,成大南工學生也利用小組討論,發想製作不同主題特色的防災包設計,例如「台南風」、「寒流風」、「大黃蜂」等有趣的主題。並透過在課堂上公開發表、互相觀摩,討論設計的優點與後續改進的空間。
學生楊敦翔表示,這次花蓮大地震提醒了他們台灣位於地震帶上,所以對於地震的防災不能輕忽。有許多學生表示,雖然準備好了避難包,但還是希望以後不要用到,可見防災觀念的重要性,已經逐步進入學生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