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由民間倡議的「一府.IF」府城建城三百週年活動.五日下午五時於兌悅門舉辦活動,正式宣告明年府城三百活動正式啟動,活動包括萬人五九圍城、催生府城紀念日等,回顧以往,同時也展望未來。
一七二五年五月九日,台灣府城城牆在民間社會推動下,「眾志成城」,獲奏准興建,經各方合作,散布的城門與城牆,在二0二三年合併升格為一個完整的國定古蹟台灣府城城門及城垣殘蹟;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表示,在明年建城三百年之際,思考一府(府城)未來如何「if」。

活動先由基金會董事詹翹以風水角度暢談府城故事,搭配奉茶˙十八卯負責人葉東泰及吉他老師劉建志,一起登城走唱〈咾咕石城〉,唱出府城三百年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古都表示,希望在二0二五年的五月九日,能夠邀集萬人,沿台南城牆路線攜手,總計約十二公里,以「五九圍城」行動,重現當年府城輪廓,並催生五月九日為府城紀念日,後續舉辦走讀、出版、展覽、市民論壇、學術研討會等。
依據基金會所畫的〈府城城垣地圖〉,九個城門中,目前尚存有大南門、大東門、小西門及兌悅門(官版算入巽方砲台),其他如大北門、大西門、小北門、小東門、小南門則已經消失。
基金會指出,「一府.IF」建城三百籌備小組從台南400至府城300,以城市空間的四世紀續存破題,並推出短講,如「一府.IF」眾志眾議、府城紀念日」等,希望從煙火式活動到城市治理議題,如五九圍城:古城慶典、府城300樂事、歷史城市文化保存等,以不同的視角切入台南城市歷史。古都強調,台南這座城市有著豐富文化層,無論空間、人物或故事,各自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