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鹽濕地潮間帶 打造生態步道

扇形鹽田空拍全景。(觀光旅遊局提供)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扇鹽濕地潮間帶不僅發現台灣特有種台灣旱招潮蟹,水域及濱水動物更達二十二科三十二種,生態豐富。市府觀光旅遊局配合扇鹽地景園區建設工程,打造一條觀察步道,方便遊客近距離追尋各類招潮蟹、彈塗魚的超萌身影。

觀光旅遊局長林國華表示,扇鹽濕地潮間帶蘊含豐富養分,生態系統多元繁盛。扇鹽地景園區施工前進行生態調查,當時紀錄的水域及濱水動物共有二十二科三十二種。最特別的是發現台灣特有種台灣旱招潮蟹,台灣旱招潮蟹在台灣僅呈點狀分布。此外,這裡還有乳白南方招潮蟹、弧邊管招潮蟹、北方丑招潮蟹、賈瑟琳丑招潮蟹、活力十足的彈塗魚等物種,適合親子共遊。

將軍青鯤鯓扇形鹽田所在的七股鹽場,不僅是台灣六大鹽場中最大的鹽場,也是鹽業史上最後一個鹽場。青鯤鯓扇形鹽田是重要的國家級濕地,更是台南濱海濕地生態保育的核心範圍。

台灣旱招潮蟹。(觀光旅遊局提供)

扇形鹽田結束曬鹽逾二十年,市府以展現濱海鹽業歷史風華、形塑扇形鹽田地景特色主題,向交通部觀光局爭取觀光前瞻建設經費,在扇眼處打造占地逾一公頃的扇鹽地景園區。

藝術家楊士毅在鹽田中軸線中點處創作出生命之樹。作品結合鹽地精神、呈現扇鹽之美,獲美國謬思設計大獎。純白的藝術裝置,也成為人氣紅不讓的打卡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