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康子仁∕台北報導
外交部長吳釗燮日前提到「面對無理質疑,林北一定吵到底」等語,引發在野黨立委質疑,外交人員遣詞用字應拿捏分寸,所言已有嚴重瑕疵。外交部政次田中光替部長緩頰,強調這是非常接地氣的語言,民間經常使用。
外交部近日於社群平台「Threads」發出一張吳釗燮身披新封號彩帶的照片,還附上本人回應。吳釗燮說,「媒體朋友給我的封號,各位脆友覺得有道理嗎?」並表示「面對無理的質疑,林北一定吵到底;面對中國的威脅,林北一定奮戰到底。」外交部長談及中國威脅竟自稱「林北」,不專業立場引發議論。
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十三日邀集外交部和國安局進行專案報告並備詢,國民黨立委馬文君針對此事關切,在外交事務上「林北」的意義是什麼?田中光回答,這是非常接地氣的語言,且民間常使用,但本身因為不熟悉台語並未用過。
馬文君接著問,「林北」一般會用在哪裡,田中光回應,語言是根據時間不斷變化,但根據當下情境「有兄弟的意味」。馬文君認為,外交人員用字遣詞應拿捏分寸,外交部長的用詞有嚴重瑕疵。
國民黨立委賴士葆也同樣關注「林北」用語,質疑是否為粗話?檢察官出身的國安局副局長徐錫祥說,法院實務見解不一定會認定是粗話,因為同樣的話在不同情境說出來有不同意義,例如「他馬的」有時候可能是口頭禪,法官有時也會認知並非刻意侮辱。
賴士葆也詢問田中光有何看法。田中光表示,這是長官(吳釗燮)的話,他不予批評,但還是要看在什麼場合說出這句話。不過,據他了解,吳釗燮並非在政府機構場域說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