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記者姚正玉

▲高中教職退休的藝術家林俊成,不只用畫筆揮灑畫布、用鉗子拼貼馬賽克,隨著數位科技時代,也用鏡頭當畫筆,利用數位相機讓影像瞬間凝結,用1/6秒的速度,迅速「畫」出來,這與傳統的畫法或攝影完全不一樣,每件作品都獨一無二,他自詡創作出1/6秒的奇蹟。
台灣師大美術研究所碩士的林俊成,有紮實的藝術養成,當年油畫畢業作品獲學校典藏,可見一斑。他也始終記得,當年師大老師廖修平教授曾說「把自己所學傾囊相授,是成為好老師的基本要件,也是不斷逼自己學習,提升的方法」,因此無論他在畢業後從事教職,還是擔任國寶級藝術家顏水龍老師助手、學習馬賽克藝術,他不僅全力以赴,也努力保護大師的文化財。

林俊成2015年出版《鑲嵌藝術馬賽克傳承》一書就是整理顏大師馬賽克鑲嵌每一幅作品,研究說明技法和祕辛並且無私公開,顏大師致力將馬賽克藝術在台灣永續留存,林俊成也努力希望國人可以更重視顏水龍這位台灣文創的先驅者。
過去從事美術藝術創作,需要用到畫筆、顏料、調色盤、噴筆,要擠顏料、調色,但自從電子時代來臨,電腦成了藝術創作最有利的工具。林俊成在台南高商教書的時期,為了不被時代淘汰,不斷追求新知、學習電腦繪圖的技法,一些資深老畫家,始終只有水彩筆、油畫一筆走天下,但林俊成除了畫筆之外,還可以在電腦上或用手指當筆,在iPad上創作,繪圖、畫畫、做廣告甚至政治梗圖都可以信手拈來。
相機的發明對繪畫藝術算是一個嚴酷的挑戰,但也促使藝術家不得不去尋找新的出路。對林俊成而言,高科技器材的不斷突破發展,也帶給他藝術創作的領域更為多元寬廣和無限。林俊成在二千年觀賞台灣燈會時,發明一種獨特創作風格,用數位相機讓影像的瞬間凝結,經由鏡頭當畫筆、當虛擬筆,用六分之一秒的速度迅速「畫」出來,這與傳統的畫法或攝影完全不一樣。
林俊成說,感光元件迅速轉為電子信號,化為數位符碼,光軌紀錄脫離鏡頭固定的三腳架,也讓鏡頭的隨意揮灑、大幅位移成為可能。十四年來,他持續運用他的鏡頭當畫筆,不拘泥在傳統自然再現的寫實攝影,而是將周遭的觀光幻影化為抽象創作元素,創造影像的變異,透過畫面的建構重組,產出全新的視覺經驗與作品,林俊成強調絕沒使用電腦後製,每一幅創作都是「用電腦做不出來的」。
林俊成以「1/6秒的奇蹟」為題,舉辦「林俊成獨創移動鏡頭當筆直繪」的作品展,還將自己一張張使用多層光軌組合而成的畫作配上音樂在平板上、銀幕上播放,與更多人分享,他讓創作能看、能聽,也更賞心悅目。
林俊成創作手法與時俱進,近日還將赴日本展出作品,不受年齡侷限,且不斷迎向新潮流的林俊成,是一位多元發展、充滿熱情的跨界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