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西分駐所三期修復 明年8月完工

竹縣關西分駐所三期修復工程開工,打造關西大客廳活絡觀光,讓更多人欣賞古蹟之美。(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新竹縣定古蹟關西分駐所是全縣規模最大的警政類型文化資產,縣政府提出「關西大客廳」概念,以分駐所作為歷史街區活化的核心,分期分區推動修復,十八日舉行「縣定古蹟關西分駐所第三期修復及再利用工程開工典禮」,工程預計明年八月完工,期望搭配已完成修復的一、二期園區,活絡當地文化觀光產業發展。

文化部文資局長陳濟民表示,關西是充滿魅力的小鎮,可以用散步的方式慢慢遊玩。關西分駐所是具有歷史意義的建築,整修後可做為關西對外旅遊的核心場域,一、二期工程由客委會協助完成,第三期由文化部接續,整個園區整合規劃搭配小鎮的人文景點,串連出極具魅力的小鎮,吸引外地遊客造訪,同時凝聚地方的認同。第四期修復工程文化部會盡力協助完成。

縣長楊文科表示,關西分駐所是日據時期的警務官廳及官舍,以分駐所辦公廳舍、所長宿舍、員警宿舍形成完整區域,為竹縣唯一保留完整的警察聚落,除有部分建物增建改建外,原建物保留形貌達百分之九十以上,極具地方特色及歷史意義,於九十八年指定為縣定古蹟。而關西分駐所修復工程是關西大客廳計畫中的一環,修復完成後將以分駐所為核心,串連分駐所前的中正路老街文創產業商家,及東安古橋、太和宮、台灣紅茶公司、豫章堂羅屋書房等。

文化局長章宗耀表示,關西分駐所園區由日式木造宿舍建築群及融合洋式風格的辦公廳舍組成,園區周邊有太和宮、市場、郵局及學校等設施,自日據時期至今都是關西地區重要的信仰、商業活動中心。本次修復工程中,白色高挑的洋式建築辦公廳舍因具高度辨識性,易於指引遊客前往,預定作為關西旅遊資訊站;而員警眷屬宿舍則規劃為店鋪,期望未來多元文創產業進駐,與已完成修復一二期園區的進駐單位崑劇院、咖啡廳,整合搭配活絡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