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針灸治失眠 生活作息是根本

記者陳佳伶∕台南報導

現代人工作壓力大、工時長或輪值夜班、作息不規律,長期下來睡眠品質不佳,可能造成身心一些狀況,中醫可利用中藥和針灸來治療臟腑問題所引發的失眠,但醫師提醒民眾,調整規律的生活作息,培養運動習慣,只要氣血運行通暢,就能睡得好。

柳營奇美醫院中醫部醫師李俞生表示,根據黃帝內經提到,失眠與人體的陰陽失調、經氣不接等問題有關係,依據望聞問切,使用相對應的中藥跟穴道來治療不同臟腑問題引發的失眠症狀。

在中藥方劑方面有:「酸棗仁湯」適用於更年期或過度勞累引發失眠;「溫膽湯」有鎮靜安眠的功效,可改善精神官能問題引發的失眠;「天王補心丹」適用於思慮過度引發失眠;「加味逍遙散」適用於自律神經失調引發失眠;「甘麥大棗湯」適用於情緒壓力引發失眠;「柏子養心湯」適用於神經衰弱引發失眠。

他說,亦可透過針灸穴道來調整自律神經,達到鎮靜助眠的效果;如兩耳尖連線與鼻尖交會位置的「百會穴」;百會穴的前後左右1寸位置的「四神聰穴」;頭額正中線上前髮際後5分處的「神庭穴」;頭部顱頂正中線旁開3寸,前髮際後5分處的「本神穴」;兩眉間中間的「印堂穴」;內踝尖直上約食指至小指約3吋位置的「三陰交穴」;約外膝眼下3吋位置的「足三里穴」;位於足大趾及次趾之間的「太衝穴」;位於手腕內側橫線後兩吋,於兩條筋正中凹陷部位,按之痠脹明顯的「內關穴」、位於小指內側,約手腕橫線凹陷溝內的「神門穴」等。

李俞生提醒,民眾如有睡眠問題,午後不建議飲用茶葉或咖啡飲料,如平時已習慣喝茶或咖,建議於中午1點前飲用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