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醫師健康關懷〉中醫治療脛痛症候群

■陳俊銘

「脛痛症候群」一般在身體活動後發生,通常是和跑步運動有關。但是任何衝擊性的運動都可能發生,特別是平常根本不跑步,突然開始跑的人(假日跑者),或是剛下定決心開始運動的減肥者。大部分的脛痛症候群可以通過簡單的方法緩解,例如休息、冰敷、拉筋伸展都能緩解症狀。

典型醫學上講的脛痛症候群,又稱為「內側脛骨壓力症候群」,是脛骨周圍肌肉、肌腱、骨頭組織發炎的統稱。疼痛位置通常沿著脛骨的內側緣,為脛後肌群的附著處。有另外一個名詞為前脛疼痛,並不是典型的醫學名詞,而是近幾年才出現的,指的是脛骨前外側緣的疼痛。另外還有所謂外側、後側脛疼痛,指的是不同位置的肌腱炎。

一般而言,脛痛症候群的發生原因是因為小腿的肌肉或是骨頭(骨膜)反覆的過度使用。常見原因包括1.頻率的變化,例如突然增加每週運動的天數。2.持續時間或強度的變化,像突然跑更長的距離,或是突然改跑坡道。3.有扁平足或足弓異常堅硬無彈性。4.穿不適當的鞋(休閒鞋)或磨損過度的跑鞋。

跑者是脛骨疼痛症候群的最好發族群,舞者和新兵則是另外兩種最容易發生脛痛症候群的族群。最常見的症狀是沿著脛骨內側緣的疼痛,偶而伴隨局部輕微的腫脹。脛前症候群的疼痛可以是刺痛,剃刀刮過的鈍痛,也可能是抽痛,可能在運動過程中或運動後發生,碰觸痠痛的部位會劇痛。

正確的診斷,關係脛痛症候群的治療與恢復時間。若脛痛情況太久沒好,可能要作X光檢查,壓力性骨折可能發生在脛骨或是第三蹠骨,脛痛症候群和脛骨處的壓力性骨折有關。肌腱附著在骨頭上,肌腱發炎就稱為肌腱炎,其症狀可以痛得像脛痛症候群,特別是有部分斷裂的情況發生時。

慢性運動腔隙症候群較罕見,症狀很類似脛痛症候群,通常發生在運動時,且疼痛會因活動停止馬上不痛。急性腔隙症候群是一種肌肉內壓力大到危險狀態的疼痛症候,通常和外傷相關。

中醫治療脛痛症候群在藥物方面,以行氣活血化瘀,養肝血柔筋為主要原則,臨床常以桃紅四物湯和正骨紫金丹、烏藥順氣散,加減川牛膝、丹參、川七、赤芍、白芷、薑黃、乳香、沒藥、劉寄奴等,外敷荷葉清涼膏、如意金黃散等。平常保養以熱敷、多休息,勿久站,可適度按摩,推拿。可配合針灸,頭皮針常用穴位:百會、小腿、膝、踝、額旁三帶。耳針:下視丘、視丘、腦下垂體、腦幹、小腿。眼針:眼八卦針。體針:阿是穴圍針、足三里、陽陵泉、陰陵泉、血海、三陰交、太沖、崑崙、跗陽、懸鐘。若壓痛明顯,有結節狀硬塊,可用小針刀鬆解局部沾黏組織,1週1次小針刀治療,約7、8次後,脛骨內側緣疼痛,應會獲得良好的改善。

 

(作者為台南市陳俊銘中醫診所負責人∕崑山科技大學助理教授)

即時

假姪子借錢周轉 心軟姑姑險中計

記者王勗∕台南報導 七十歲的蔡姓婦人...

彎腰丟垃圾神情詭異 抄出毒咖啡

記者王勗∕台南報導 永康警分局大灣所...

毒蟲情侶檔拒檢逃逸 無辜騎士慘遭撞飛送醫

記者黃秋儒/台北報導 中和警分局南勢所員警昨...

可疑男持袋徘徊 三重警逮「誠實通緝犯」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三重警分局三重派出所員...

近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