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只在「西港香」亮相出巡的公塭仔溪埔寮「百足真人」蜈蚣陣,公塭仔萬安宮、溪埔寮安溪宮廟前皆懸掛「蜈蚣旗」,不過早期有遷居公親寮的蚵殼港人協助,讓家中幼童妝扮神童,同時號召男丁輪班扛蜈蚣陣,因此公親寮清水寺前懸掛唯三的「蜈蚣旗」。

公塭仔萬安宮與溪埔寮安溪宮合組的「百足真人」蜈蚣陣,僅在有「台灣第一香」美譽的國家重要民俗西港刈香亮相出巡,懸掛「特」字號陣頭,獨立出巡。蜈蚣陣神童為家族世襲,一代傳一代,早期只有四十二位神童,之後增加到七十二位。
西港刈香蜈蚣陣最早由「蚵殼港」聚落組陣,明治四十四年(西元一九一一年)「青盲蛇」曾文溪作大水,溪流改道,蚵殼港遭洪水沖毀,居民四散移居。因為天災,原本要放棄籌組蜈蚣陣,在西港慶安宮請求支持下,公塭仔、溪埔寮排除萬難,合作架起棚架,組織蜈蚣陣出香。
公塭仔及溪埔寮籌組蜈蚣陣,並邀集遷居公親寮的蚵殼港人(黃、葉、李、許等姓)協助,讓家中幼童妝扮神童,同時號召男丁輪班扛蜈蚣陣。因此緣由,公親寮在西港刈香立燈篙之時,會特別懸掛一支蜈蚣旗,以紀念公親寮早期出人出力協助蜈蚣陣組陣。公親寮成為西港刈香中唯三掛蜈蚣旗的聚落,與公塭仔、溪埔寮見證曾文溪水患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