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50師生 彩繪西港上河圖

參與《西港上河圖》繪畫的學生,仔細尋找自己的創作。(記者盧萍珊攝)

記者盧萍珊∕西港報導

有「台灣第一香」美譽的國家民俗西港刈香正式展開,今年適逢香科二百四十年、台南400,西港國中二百多名師生共同創作西港版《清明上河圖》,透過走讀街道,將刈香陣頭、熱鬧街景全都繪入,結合信仰與日常,感受不一樣的廟會文化。

西港國中校長王宏寶指出,學校是第二年申請廣達文教基金會的游於藝計畫,正巧遇到台南400、在地信仰西港慶安宮甲辰年香科,師生決定以刈香為主題,並以北宋著名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為發想基底,挑戰繪出西港版的清明上河圖。

這項活動共有十八位老師及二百二十四位學生參加,幾乎是全校總動員,先由推動閱讀教師蔡孟宜,帶領學生閱讀相關書籍,並到街巷走讀,了解在地市集文化;由美術教師沈巧翊接棒,讓學生觀察社區,到發想自己想要呈現的店家畫面,並將想法畫入圖畫中,由學生自由創作。

教務主任劉育志說,創作主題分過去、現在與未來三部分。過去是文化,指的是西港刈香傳統與失傳的陣頭;現在為傳承,將西港知名地景、廟宇、公家機關等畫上;未來是創意,畫的是學生希望經營的店鋪景象。

西港國中二百多名師生花費十個月,畫出長三百公分、寬五十公分的西港版《清明上河圖》。(記者盧萍珊攝)

二百多位師生花費十個月,以科技與藝術結合,運用平板電腦一筆一畫,《西港上河圖》終於出爐,全長三百公分、寬五十公分,裡頭有刈香期間熱鬧的陣頭表演,也有美食店家,網紅景點。

《西港上河圖》在廣達文教基金會舉辦「生活畫市集:嬉遊千年風俗藝術」巡迴展率先展出,吸引轄內國小學生參觀。

即時

巡查農地遲未返家 田寮婦人疑遭暴漲溪水沖走

記者陸瓊娟/高雄報導 高雄一名67歲...

扮鐵路工偷電纜 再犯被逮正著

本報綜合報導 台鐵花蓮臨港線為貨運支...

毒蟲情侶檔拒檢逃逸 無辜騎士慘遭撞飛送醫

記者黃秋儒/台北報導 中和警分局南勢所員警昨...

可疑男持袋徘徊 三重警逮「誠實通緝犯」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三重警分局三重派出所員...

近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