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黃文記∕歸仁報導
歸仁區辦桌聞名,「喜慶宴席料理」的施宗泰師傅出身當地的辦桌世家,靠著紮實的手藝與誠信公道打出名號,腳踏實地站穩市場,成為南關線上數一數二的辦桌師傅,受到南市府觀光旅遊局肯定。
歸仁地區因為辦桌師傅眾多,而有「總舖師的故鄉」之稱,當地的「喜慶宴席料理」創辦人施宗泰,出身歸仁的辦桌世家,自祖父施乞食開始從事飲食業,歷經第二代施清土、施江海奠定辦桌基礎,傳到父親施清漢之手時已是南關線地區頗有名氣的辦桌師傅。施宗泰自幼與哥哥施宗榮跟隨父親學藝,課餘間洗碗、切菜、雕花絲毫不懈怠,在父親嚴格磨練與鞭策下練就十八般武藝,後來兄弟倆更克紹箕裘,踏上辦桌產業之路。
市府觀光旅遊局長林國華表示,一直以來,辦桌與廟會活動、婚喪壽喜等生命禮俗緊密連結,辦桌師傅會出現的時機,多半是聚落、家裡有大事或重要時刻,可說是辦桌的靈魂人物。施宗泰一手掌廚並統領辦桌團隊,儘管到他獨掌全局時,與父親那年代的辦桌型態已不太相同,但他憑著紮實的手藝與真材實料,及公道的價格仍吸引不少顧客上門,事必躬親的盯著每一個場子,誠信也講人情的服務主人家。
施宗泰表示,早年歸仁地區十分重視嫁娶喜宴,對於宴席上寓意加官晉爵,有高升之意的「大封」(封肉),還會特別由掌杓的大廚親自端上桌,同時說幾句祝賀新人的吉祥話。他承辦喜宴時,秉承舊俗,封肉多半親自上菜,祝寓新人步步高升。
南部嫁娶時少不了拍滷麵分贈給左鄰右舍與親友,既是對鄰居的幫忙以及打擾到鄰里而致意,也有測試師傅廚藝之意;施宗泰煮製的滷麵,除了五彩繽紛的豐富食材外,也因應著各地食俗且融入地方食材,如蚵仔、關廟麵等,並依主人家的喜好與口味,調整濃淡酸甜。
他從禮數到細節無一不周,不僅替主人家做足面子也滿足賓客口腹,因此備受禮遇,在過去網路還不普及的年代,靠著口耳相傳的贏得鄰里讚譽,聲名漸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