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推動「議題導向跨領域敘事力培育計畫」,中區社群共創交流基地就位於靜宜大學,靜宜、暨南、亞洲、明道、嶺東科大、中教大等六校,發表「未來進行式-進擊的大學課堂」聯合成果展,呈現團隊、跨領域合作、場域實踐策略及具利他精神與議題導向的創新課程成果。
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科長李珮琳表示,以往成果展都是靜態、在室內空間交流,這次讓學生走出校園,在大自然空間,實地體驗學習,也是首次嘗試將教學成果以「展覽」方式呈現,藉此接觸民眾,傳遞更多理念與成果。
陳明柔指出,教育部議題導向跨領域敘事力培育計畫運用跨領域合作、場域實踐策略,發展具利他精神的創新課程,中區校群成果聯合發表會以未來進行式-進擊的大學課堂為題,以「窗」為意象,展示不同核心議題關懷下,大學教育如何推「窗」展望新視界,包括培育未來人才的課程研發、敘事力及論述過程產生的影響。
成果展中,靜宜大學「這一站,幸福」,藉由九門跨領域課程,讓學生走入大肚台地,以「老有所用、永續城鄉、青銀幼共創幸福大肚」為核心議題、課程設計與教學策略,不僅協助地方產業,學生也能培養創意敘事力、創造實踐力、創新傳播力的「三創?三力」。
台中教育大學以「時尚的微革命-農村書寫」為主題,並結合亞洲、高雄科大等跨校成員,以年輕人在地視角,結合田野探勘與文化體驗,深入觀察台中社區,紀錄農村土地之美,以故事營造「時尚農村」。
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科長李珮琳表示,以往成果展都是靜態、在室內空間交流;此次讓學生走出校園,在大自然空間,實地體驗學習,也是首次嘗試將教學成果以「展覽」方式呈現,藉此接觸民眾,傳遞更多理念與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