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康子仁∕台北報導
大陸宣布中止「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第二批共一百三十四項原產於台灣進口商品的關稅減讓。總統府發言人李問三十一日回應,這是中國典型的經濟脅迫,不但衝擊經貿市場的健全發展,更無助於兩岸關係的正面推進。陸委會也表達強烈抗議及不滿,強調相關後果應該由陸方承擔。
行政院長卓榮泰三十一日在立法院會詢答時表示,任何對國家的人民和產業有產生傷害危急時,政府首先要做的是如何保護人民和產業,及適時地向國際社會透過正常管道表達反對及希望能夠更正的態度,他也希望國際任何成員要能夠習慣、適應在國際組織的生活,不要隨便更改互動之間的規則,這樣才能夠在國際間取得衡平的地位。
陸委會主委邱垂正也在立法院回應,這種對台施壓、恐嚇的政治操作,只會扭曲兩岸經貿原本互惠互利發展方向,阻礙兩岸在國際產業分工架構的分工模式,更讓兩岸的經貿漸行漸遠、脫鉤斷鏈,相關責任應由陸方全部負擔。陸方不符合WTO及ECFA規範,雙方還是要透過協商,針對兩岸貿易分歧,陸方應面對兩岸的現實,去除政治礙障,讓雙方務實溝通解決。
經濟部長郭智輝指出,經濟部會針對目前的狀況,和實際受到傷害的業者充分溝通,協助轉移市場。
陸委會強調,台灣主張兩岸已簽署並生效的協議持續有效,籲大陸以不涉政治前提的建設性對話來處理分歧,停止經貿施壓,共同面對問題並務實溝通尋求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