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立委關切國軍「第一擊」與自衛權的定義。新任國防部長顧立雄六日在立院答詢表示,「我們沒有第一擊,只有自衛權的行使」,共軍攻擊國軍在航機艦、設施,或共軍攻擊台灣本島、外離島,或未經許可進入十二浬領空、領海,就可以下令國軍行使自衛權,並依比例進行自衛反擊。
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邀顧立雄報告業務並備詢。國民黨立委黃仁、王鴻薇、馬文君質詢關切第一擊與自衛權的定義。
顧立雄指出,只有共軍對台灣發動第一擊,國軍行使的是自衛權。只要共軍攻擊在航機艦、設施、攻擊台灣本島、外離島,以及任何飛航實體未經許可進入十二浬領空、領海,就可以下令行使自衛權,並依比例進行反擊。
針對中共近日舉行「聯合利劍2024A」圍台軍演,馬文君表示,顧立雄只花二十分鐘聽取簡報就離開衡山指揮所,請參謀總長直接主持五到六小時的戰備會議,部長沒有坐鎮指揮。王鴻薇也質疑,為何顧立雄在國防部應對中共軍演的作戰會議僅停留五分鐘。
顧立雄說明,國防部在當天上午七時三十分召開作戰敵情會報,中共在會報期間宣布演習,當時他立刻下令開設應變中心,並在應變中心聽取敵情狀況後;做戰和戰術層級部分等相關處置措施,就交給參謀總長梅家樹上將處置。
馬文君表示,軍政跟軍令在目前的國防二法裡面,還是要由國防部長要全權負責。如果要掌握即時狀況下達命令,例如每任部長對第一擊的見解跟看法,下達的指示也都不一樣。對此,顧立雄回應,「我們沒有第一擊,只有自衛權的行使」。顧立雄強調,按照突發狀況處置規定,本來就是授權處理。
顧立雄答詢民進黨立委沈伯洋的質詢時也提到,國防部長應該專注於政策、戰略與建軍整體評估;戰略層級以下的作戰與戰術層級,則交由參謀總長負責。依照《國防組織法》規定,組織三軍是總長的職責;但是在戰略層級以上事務,他會跟總長一起討論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