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工行善團專題〉行善當一日遊 陳文加一家齊心

從事水電工作的陳文加(中)、太太蔡桂芳(左一)及兒子陳盟吉(右一)三人,在做工行善團當志工,三人同心工作,樂在其中。(記者陳銀全攝)

從事水電工作的陳文加、太太蔡桂芳及兒子陳盟吉三人,每次接到市府勞工局的做工行善團「任務」時,總是一家三人出動,幫助弱勢修繕房屋,樂在其中,至今已十餘年,陳文加說,因為小時候家境不好,了解他們的困境,只要能夠為他們盡點心力也覺得快樂,甚至還稱把行善工作當做「一日遊」。

陳文加國中畢業後,為了減輕家中經濟負擔,跑去當水電工學徒,後來也從事水電工作,沒想到至今已快近一甲子;九二一大地震時,在時任南市電氣業職業工會常務理事林勝男的號召下,和市府前往南投縣中寮鄉進行災後復原工作;後來與太太蔡桂芳加入市府推動為弱勢修繕工作,隔沒幾年,兒子陳盟吉也加入行列。

陳文加回憶說,有一年,有住戶買了一個一萬餘元的馬桶請他幫忙安裝,沒想到安裝後,住戶覺得不喜歡,又買了一個更高級的馬桶,再請他重新安裝,由於只隔一個晚上,整個馬桶乎全新,他覺得非常不捨,小心翼翼地拆下,回家仔細把馬桶旁的水泥去除,可說完好如初。後來至北區一弱勢家中修繕時,剛好需要一個馬桶,他順勢將它送出去,完工後,見到弱勢戶眼睛一亮的欣喜表情,自己也覺得快樂。

參加做工行善團過程中,讓陳文加最難忘的畫面,是有次幫一個鐵皮屋修繕,他說,當他到達目的地一看,鐵皮屋因為屋頂破洞,下雨時,住戶還得穿雨衣睡覺,避免被雨淋,隔壁卻是一棟豪宅,兩相比較,有如天壤之別,讓他心中無比感慨,因此他更努力幫忙修繕,希望讓弱勢有個更舒適的居住環境。

陳文加認為,幫助別人,大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雖然他平日忙於自己的水電工作,但一家平安,更珍惜眼前的幸福,因此常抱著感恩的心,只要弱勢民眾有需要,一家三人齊出動,同心工作,心情特別愉快;甚至平時較少外出旅遊,假日當志工,還可當成一日遊,順便到過許多未曾到過的地方。         (記者陳銀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