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遊戲障礙症盛行 患者男多於女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寒假和農曆新年假期即將到來,精神科醫師提醒家長,目前「網路遊戲障礙症」的盛行率統計,男性為8.4%,女性則為4.5%,顯示男性罹患比率明顯高於女性,家中孩子若習慣長時間待在電腦前,或是連吃飯都手機不離身狂打遊戲,最好提高警覺。
 就讀高二的安安(化名)自從上高中後就沈迷網路遊戲,自己用壓歲錢上網買了最新配備的遊戲桌機,放學後或假日幾乎人機不離身,上床睡覺前還要打手遊,隔天不但上學遲到,上課也睡覺、打盹,無法專心在課業,被老師責罵時就開始翹課。
 父母接到學校通知後開始管制他玩遊戲時間,引起他情緒失控且拒絕溝通,最後連使用斷網和沒收手機等方式都不見效,還對父母怒目相視、口出穢言,家長驚覺孩子性情大變,擔心出現精神疾病,趕緊帶他到精神科求診,經診斷罹患了「網路遊戲障礙症」。
 收治安安的身心診所院長楊聰財醫師表示,科技技術不斷提升,人手一機已經成現代人生活趨勢,善用科技產品雖然可以為生活帶來方便性、提升工作效率,但過度依賴或沉迷也會造成許多後遺症。
 2018年6月底,世界衛生組織(WHO)已正式宣布將「網路遊戲障礙症」納入精神疾病,原因就是這個疾病不但影響個人身心健康,也會衍生出家庭及人際關係衝突,嚴重可能造成社會安全隱憂。
 不過,要確診此病非常不易,需要有長達1年的症狀表現,很容易讓患者及身邊的人輕忽,因此提醒大眾應該正視「網路遊戲障礙症」問題。
 楊聰財表示,目前「網路遊戲障礙症」的盛行率統計,男性為8.4%,女性則為4.5%,顯示男性罹患比率明顯高於女性。臨床診斷上除了觀察患者對上網打遊戲的依賴程度外,造成日常活動優先順序產生變化也是一個重要指標,也就是患者明明知道過度依賴網路遊戲是不好的,但卻無法控制自己,甚至合併專注力下降、情緒易怒、憂鬱及焦慮、睡眠不足及家庭人際互動衝突等問題。
 楊聰財街提醒,臨床上觀察到不只是孩子在網路遊戲出現過度依賴問題,近來網路社群、論壇及大量免費影片和戲劇也讓社會大眾的依賴性愈來愈高。提醒寒假及春節連續假期期間,除了要注意家中青少年使用網路遊戲的時間外,上班族也不要一直上網,盡量抽空外出走走或培養戶外活動興趣,避免現代3C文明病上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