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黃金期 三伏貼可治療長新冠

三伏貼藉定喘、風門、肺俞等穴位進行「取穴敷貼」,達溫經通絡的效果。(診所提供)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新冠疫情後,高達7成確診病患在康復後,仍飽受「長新冠」所苦。中醫師建議,把握調理黃金期,可以施做傳統的「三伏貼」,幫助調理過敏體質、治療惱人的長新冠。

根據台灣感染醫學會統計,高達7成確診病患康復後仍飽受「長新冠」所苦,18歲以下兒童及青少年長新冠盛行率達25.4%。

長新冠常見症狀為呼吸困難、易喘、咳嗽、胸悶胸痛、關節疼痛等,若孩童本身有過敏氣喘體質,一旦罹患長新冠,更容易導致原有過敏病症加劇。

武陵風澤中醫診所醫師張敦瑋表示,穴位敷貼能達到調節臟腑、改善體質的效果,「三伏貼」、「三九貼」就是配合時節進行穴位敷貼的治療方式。

夏季三伏天將至,張敦瑋建議「333原則」,可在每年三伏天期間、施作3次「三伏貼」穴位敷貼,來引出體內濕寒病氣,對於改善過敏、虛寒體質、呼吸道敏弱、婦科和腸胃等問題,都有事半功倍效果。連續施作3年,就可大幅改善健康狀況。

但三伏貼藥物有活血通絡效用,孕婦、1歲以下幼兒、正在發燒、感冒患者或是正值經期,都不適合使用。

小檜溪風澤中醫診所醫師呂玠緯提醒,夏季天熱難耐,國人愛吃冰品或手搖飲,容易加重體內濕氣造成外熱內冷,導致身體越來越怕悶怕熱,更易讓過敏或長新冠加劇。

呂玠緯建議,可改飲用清心去濕茶飲,例如以天門冬、魚腥草、薄荷、北沙參、陳皮共同沖泡而成的「清潤茶」;或是去濕補氣的「黃耆茶」,都有助加速體內滯濕邪氣的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