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徐義雄、謝國金∕綜合報導
台灣10大死因中8項與肥胖有關,衛福部豐原醫院舉辦「糖胖症與糖尿病患行車安全」健促活動,邀請糖尿病患與家屬及社區民眾參與;苗栗醫院則邀請醫師周國志於18日「七分糖病友會」中,講解認識糖尿病與破除注射胰島素的迷思。
根據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研究揭示,肥胖與癌症風險息息相關。豐醫新陳代謝科主任林育玲指出,若兒童在2歲時達到肥胖標準(BMI>24kg/m2),到35歲時仍有75%持續肥胖者,甚至達到嚴重肥胖者(BMI>35kg/m2),罹癌比例更增至8成。另外,肥胖會增加13種癌症風險。
血糖與安全駕駛息息相關,根據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指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穩定時,比一般人多出12~19%的行車事故發生率。林育玲說,糖友應定時、定量用及監測血糖,血糖值90mg/dl以上為安全標準,避免發生低血糖造成昏迷,導致交通事故發生。

周國志也說明,胰島素是一種從胰臟分泌的荷爾蒙,能協助醣類代謝,是人體既有降血糖荷爾蒙,不具有成癮性問題;長期高血糖恐有失明或洗腎等失能風險,使用胰島素將血糖控制好,反而能保護腎臟和眼睛。目前改良式針頭很細,而且是注射在皮下,若注射方式正確,疼痛感已降低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