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場距離住宅提高至一千五百公尺? 學者呼籲源頭污染管制為首要

《台南市新設置畜牧設施管理自治條例》第五條修正草案公聽會各界出席踴躍,將會場擠得水洩不通。(記者翁聖權攝)

記者翁聖權/新營報導

台南市議會廿五日上午在民治議事廳舉辦公聽會,聽取各界對畜牧場距離住宅是否應由四百提高至一千五百公尺的意見?市府文化局、民政局與文史專家樂觀其成,但農業局與學者認為應謹慎,回歸源頭做好污染管制才能解決惡臭問題。

《台南市新設置畜牧設施管理自治條例》第五條修正草案公聽會由市議會法規委員會召集人李宗翰主持,市府農業局、環保局、文化局、民政局、法制處、各區公所及多位學者專家、民間團體、里長、當地民眾及畜牧業者都到場提供意見,將會場擠得水洩不通。

台南市議會在民治議事廳舉辦公聽會,聽取各界對畜牧場距離住宅的意見。(記者翁聖權攝)

提案人蔡育輝指出,東山吉貝耍夜祭是文化部核定的國家重要民俗,近來有大型養雞場想進駐,引發居民強烈反彈;他與王宣貿等多名議員提修正案,供大眾討論。

高雄學人文協會理事長簡文敏表示,他在屏東的老家同樣飽受畜牧場臭味所苦,台南有六項國家級的民俗得來不易,文化景觀的保護不容輕忽。文化局長謝仕淵與民政局長姜淋煌皆表達支持修法立場。

嘉南藥理大學環境工程與科學系教授米孝萱認為,自治條例已規範台南市新設畜牧場應距離住宅等地四百公尺以上,如果沒有做好源頭畜牧場的污染防治,即使提高至一千五百公尺,民眾仍是能感受到惡臭味,做好畜產污染管制才是正途。

農業局長李建裕指出,台南六項重要民俗中,除了吉貝耍夜祭,其他五項週邊都有店家、本來就不能設畜牧場,這次的提案太過針對性,修正內容應該更謹慎。他也轉達畜牧業者「不能要吃肉,卻不給生存」的抱怨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