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張淑娟∕楠西報導
警界退休的殷金磬以曾文水庫的底泥當手捏陶的化妝土,創作柴燒之美的陶藝品,自七月起至九月底止在曾文之眼展出。另還有多名藝術家的油畫、複合媒材同展,是一場「在時光中飛梭」的特展。
在警界時就愛捏陶壼的殷金磬,常愛以自己捏的陶當獎品,贈送給表現優異的同仁,退休後更不忘手捏陶,並鍾情於柴燒,同時也設想如何讓創作品更具特殊性,因此當成大教授陳鴻文團隊以曾文水庫底泥加以探勘分析,並發現底泥的矽、鋁和鐵含量占大多數之後,先直接以陶藝土來捏陶,但卻不耐高溫,幾經試驗,改以化妝土來燒竟成多元色彩,讓陶藝品更精彩。

殷金磬表示,由於柴燒窯爐構造有倒焰、直焰、橫焰等,因此使用的木材、還原程度和窯溫的控制等各不同,所呈現的柴燒作品在原料相同下,色彩也會表現不一,所以讓柴燒陶更有樂趣。此次又將曾文水庫底泥當化妝土來表現,特別在曾文之眼展示,與柴燒愛好者交流。
此外,曾文之眼的特展中除了柴燒之美外,還有薛慧蓮的複合媒材創作、陳純蘭的西方媒材油畫水彩作品及薛榮歸的油畫等一同展出,歡迎大家到曾文水庫的曾文之眼展場,一睹「在時光中飛梭」的特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