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消費者文教基金會5日指出,日前隨機選購市售40件嬰幼兒米製品,結果發現1件鉛含量超標、5件鎘含量超標,17件超過新加坡總砷含量標準;若長期食用可能對嬰幼兒的腦部與神經系統、腎臟骨骼等造成損害。
為了持續追蹤嬰幼兒米製品中的重金屬含量,特別是鉛、鎘、總砷及汞,消基會今年2月於台北市及新北市的母嬰用品店、藥局及網路購物平台,隨機購得40件主要成分為米類的嬰幼兒食品,包括粥、燉飯、米糊、米餅等,其中28件為國產,12件為進口。
消基會表示,鉛對嬰幼兒的腦部發育及神經系統有嚴重影響。調查發現,有1件樣品鉛檢出量超過《食品中汙染物質及毒素衛生標準》中嬰幼兒穀物類輔助食品及嬰幼兒副食品中鉛限量標準,即三立蔬菜味米餅,檢出量超過我國限量標準0.050 mg/kg。
此外,長期攝入鎘會對腎臟和骨骼造成損害,此次檢測發現,有5件樣品鎘含量超標,包括「展榮糙米麩(全素)」、16號「(郭老師)寶寶米餅─糙米(濁水米)」、19號「美好人生∕稻鴨有機米餅(原味)」、25號「(玉山碾米)纖米條」及27號「(瀚克寶寶)紫米米餅」。
至於砷和汞方面,消基會指出,40件樣品的總砷含量均未超過我國標準,但有17件樣品超過新加坡標準0.1mg/kg;另,經進一步測試,發現部分樣品無機砷含量超過歐盟和南韓的標準。至於汞方面這次樣品均未檢出。
消基會說,上述重金屬含量超標的樣品,若經主管機關認定不符合,可依照《食安法》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處新台幣3萬元以上300萬元以下罰鍰;情節重大者,並得命其歇業、停業一定期間、廢止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