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清
留戀的港灣漸行漸遠,清晰的山峰也逐漸模糊消失,而船尾留下了一條長長的白色航跡。船緩慢前行,四周寂靜無聲,就像一個紳士悠閒地在草地上漫步,只有機艙發出的嗡嗡聲不斷回響。
船穩健地穿越平靜的海洋,勇往直前,嚮往著另一種渴望。
是否在頹廢的生活中,迷失自我,很少感到平靜?是否缺乏勇氣和力量逃離世俗的目光,堅守自己良善互動的內心?如果你選擇自主,放下持續下降的心態,停下腳步欣賞生活中不同的風景,那麼這種熱情是無法忽視的。
於是船舶離開了狹窄的港口,艦速逐漸加快,那遠大的理想和雄圖重新回到了心中。在這黑暗的空間裏,沒有月亮,也沒有星星。他陶醉在一片像墨汁一般的夜裏,沉浸在一片濃稠的海面上。
高爾基說,文學是人學的一種方式,是心靈的鏡子,可以反映個
人性格和社會生活。透過這面無形的鏡子,人們能夠以一個孤寂心情在無垠荒漠中旅行,來觀照人生。這樣就可以從萎靡頹廢中振作,更勇敢地前進,並且啟示自己所能夠領悟的領域和境界。
無形中,鏡子的多樣性和廣度等待著去努力發掘。生命之樹即將綻放陽光,其實人們經歷過的生活,就像船艙的窗鏡一樣。鏡子所反映的多元視野和旅行所帶來的感悟,探索著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也推動了不斷學習的啟蒙力量。
莎士比亞曾說:「人生如同一個舞臺」。當劇情結束,所有人都離去之後,只留下空蕩蕩的場地和黯淡的燈光。生命有百般滋味,人生如天涯的遙遠夢想。在成功和失敗的鏡照面前,只能一笑置之,隨風而逝。
現代人經常有許多煩惱,往往只能自己消化解決。
不知道從何時開始,人們已成為都市中的面具人,因此在人口密集的地方或聚集精英的蜂巢中,無數的門、表情僵硬的機器人,以及毫無感情的牆壁,成了彼此爭吵的面具。
在上班路上穿梭,經過懸掛著的郵箱,午間的陽光透過剝落的窗框顯得陳舊。城市的流動遵循限速號誌,使得街頭的狂歡節日無法持久,變得荒廢而失色。高樓大廈遮蔽了地平線,文明的高度和質量不斷起伏著,病源在逐漸升溫。
成長的過程從未如此繁複與美妙!為了提高創造力,人們需要跳脫思維框架,擺脫束縛以達到新的高度。對於習慣了繁忙生活的人,不能要求他立即轉變成內心寧靜的苦行者;對於習慣了平靜生活的人,也不應長期消耗於閒散無為,缺乏精神上的調整。
要留足時間和靈活性,內心也會更加堅定,從而實現積極迴圈和正向循環。如果外在環境壓力過大,個人可能會感到迷失和步伐緩慢,這是一種挑戰。要從單調中發現樂趣,通過真誠交流來捕捉更多資訊,並在完全表態之前多加沉思和感受,而不是立即放棄。
教育的本質就像坐過山車一樣,能夠啟發人們樂觀、不被壓制的心智和志趣,同時培養良好的習慣。透過自信和自在的心態,能夠減少沮喪和焦慮,重新注入新的活力。
不再有與現實不符的夢幻,而去順應生活中的磨難和美好,它們既帶來困難,也帶來改變和冬天激勵的能量。每個人都曾經努力地生活,即使在寒冷的夜晚裏迷茫,但還是能看到陽光的希望而從容地微笑。
熱愛夏天黃昏的他,仰望著沒有雲的天空;星星在那些疏密的葉子中眨眼,夜風輕輕地吹過;四周一片靜謐,沒有燈光,也沒有人影。
他孤獨地在這裏漫步,讓六月的夜風吹拂頭腦,輕撫眼睛;他背著胳膊靠在一棵榕樹上,然後依靠著樹幹站住了,凝視那詩意的境界在變化。
寂寞的感覺,渴望寄情於天地間。拓展視野可以讓人們知道更多可能性。
在這個時候,眼尖的他突然發現前面有一隻蠣鷸鳥,牠正緊緊地擁抱著一顆蛋。那顆蛋也非常別緻,偶爾母鳥會離開一會兒,但很快又回來陪伴著蛋。
從畫面中看到,那個時候沙灘裏有水;這一隻隻抱卵中的蠣鷸鳥,安坐在沙灘上,靜靜的望向稠密幽僻的深處,聽著洋山的海風吹拂而過。牠們忘乎所以,忘乎時間。
自從那次以後,這個場景常常在他的腦海中浮現,讓他充滿感動。
蠣鷸鳥在海灘上的嬉戲和孵蛋,都是天性所在。牠們的母子情誼就像海灘上的兩顆珍珠,互相珍惜並彼此照顧,偉大的愛在狂風中呼嘯著、拼湊著擁抱,開始燃起生命之火。
蠣鷸鳥被稱為採蚵王,一年四季偶爾可見到牠們的蹤跡。牠們大部分是冬候鳥,但也有許多是留鳥,每年九月會到金門過冬,隔年四月再北返。東亞沿海地區和金門的度冬族群經常在潮間帶覓食,並在開闊的凹坑砂地上築巢,每巢產卵三枚。
在另一個岸邊,有另一隻蠣鷸母鳥開始出現。
她慈祥地注視著自己的孩子們。一起出現在同一畫面中,彼此之間的真摯親情融洽交織,非常幸福。母子的眉眼相似,都渴望成長和快樂。
之前,帶著孩子們參加各種有意義的覓食活動,不僅完成了工作,也增進了親子關係。這反映了母嬰之間和諧的互動,同時也沒有耽誤對孩子的日常悉心陪伴。
因此,愛的陪伴通常是最好的教育方式。有時候,人們會遭受誘惑,需要定期清理舊的人事負能量。然而,蠣鷸鳥孵蛋的行為,就像人類教養幼崽一樣。只有主動選擇自己該擁有的,才能長久地保持積極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