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是心血管疾病的好發季節,根據氣象預報,春節長假期間的天氣可能有「前暖晴、後濕涼、收假寒」三階段「變天」,衛福部苗栗醫院心臟內科陳基利主任特別提醒有心血管疾病患者,要記得按時服藥,並應做好保暖工作,避免熬夜、清晨低溫時運動。
苗栗醫院心臟內科主任陳基利表示,「心源性猝死」指的就是心臟病猝死,常見2大發病主因是冠狀動脈問題和心律不整。其中冠狀動脈問題引發心源性猝死約佔6成,且容易發生在冬天,這種情況通常發生在年長者,而年輕的青壯者發生心源性猝死,比較大的機率是惡性心律不整所引起。
陳基利進一步說明,「原發性心律不整」或是「遺傳性心律不整」,通常有可能是心臟結構原本就有異常,如心肌肥厚或心臟瓣膜疾病,導致惡性心律不整;「次發性心律不整」主要多由心肌梗塞或心肌炎引起,因為心肌缺血受損引發心律不整。將近一半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會出現惡性心律不整,但程度不一,大部分不會嚴重到猝死。
陳基利指出,心律不整有時毫無症狀,有時會感覺心臟亂跳或是不規則跳動,當心律不整嚴重時,可能引起病人休克、昏倒甚至猝死,因為心房喪失收縮功能,血液容易在心房內淤滯而形成血栓,血栓脫落可隨著血液至全身各處,導致腦中風、肢體動脈栓塞,嚴重者甚至需要截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