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和廠除役 環團樂見替代方案

台電協和廠及四接,可用四能替代方案。(記者張上耕攝)

記者張上耕∕基隆報導

基隆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針對一一二年版「全國電力供需報告」發出聲明。召集人王醒之表示,基隆地區被北部、深澳、協和等三座火力電廠荼毒空氣品質近百年,長期「北電南送」鄰近縣市,現在政府願意如期於今年十二月除役,值得欣慰。

王醒之指出,協和廠四接不僅破壞「基隆水產動植物保育區」生態,更威脅基隆港市未來的安全與發展,且在軍港附近設置兩座大型儲氣槽更有國安疑慮。既然政府已做電力需求的評估,協和燃氣電廠及第四天然接收站是否還有開發的必要性?王醒之呼籲環評委員確實評估,不要為開發而開發。

小組成員、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專職律師蔡雅瀅表示,依據最新的一一二年版「全國電力供需報告」,一一三到一二二年未來電力供給規劃,協和燃氣一號機上線時間已由一一一年版的一一六年十二月,延後到一一九年六月,距離今年十二月協和燃油機組除役相隔五年半,而協和廠燃氣二號機截至一二二年底都無上線規劃,與舊機組除役更相隔九年以上。新舊機組可相隔這麼多年,代表必有替代方案。

蔡雅瀅指出,代表供電餘裕的夜間備用容量率,自一一九年後都超過百分之二十三,且縱使扣除協和燃氣一號機一百三十萬瓩裝置容量,一一九到一二二年的夜間備用容量率仍分別高達百分之二十、二十一、二十一、二十一,電力明顯充裕。協和廠除役後,原址不應再蓋高碳排的燃氣火力電廠,而應推動節能、能源管理、儲能及再生能源等「永續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