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沃牆
伴隨人工智慧(AI)應用逐漸落地,對人類生活的影響愈來愈深遠。而令人憂心的是,AI崛起不僅造成不少人失業,也導致富者更富,貧者更貧。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曾表示,「數位經濟時代來臨,將在二十五年內再次改變人類生活的樣貌,並帶來更嚴重的貧富差距與失業問題」,不過幾年,已成事實。
麥肯錫評估,二0一六至二0三0年,自動化影響全球工作數達一點六億至四點九億。美著名智庫布魯金斯研究院(Brookings Institution)顧問雅各斯(Julian Jacobs)近期表示,數據顯示AI正傾向將機會、財富、收入、創新集中在過去曾受益於科技發展的城市裡,可能導致這些城市中低收入人口的經濟進一步停滯。
台灣有完整的AI供應鏈,被稱為全球AI軍火庫,受到源源而來的資金追捧,相關概念股水漲船高,市值大躍進。大老闆及大戶們個個身價大漲,荷包滿滿。權王台積電挾AI晶片代工霸主之氣勢,股價一路強漲。今年七月四日寫下千元大關里程碑。換言之,只要持有台積電百張以上,就擁有上億元身價。張忠謀持有台積電股票市值共有一千二百五十一億,而台積電副總級以上者身價破十億、百億者不在少數。
另根據集保結算所資料統計,截至六月底為止,已有五千七百四十九人持有百張以上台積電,立即擁上億身價。相較去年底要持有近一百七十張才近億元,等於半年多時間,台積億元富豪就新增超過千人之多,就是拜這波AI浪潮所賜。
此外,《富比士》於五月底公布二0二四年台灣五十大富豪排行,廣達電腦共同創辦人林百里身價一百一十七億美元,奪下台灣首富頭銜,一舉超越富邦蔡家、鞋王張聰淵等富豪。究其原因就在廣達近二年來股價大漲,林百里個人財產淨值由去年的五十六億美元增加一倍以上,顯見AI形塑台灣富豪榜的未來趨勢。
AI在台灣造就百萬美元富豪,但貧富差距卻也日益擴大,多數人並未受惠於這波AI商機。根據瑞銀甫公布的二0二四年全球財富報告,台灣「百萬富豪」人數將從去年的七十九萬人,到二0二八年大增至一百一十六萬人,增幅在報告分析的五十六個全球市場中居冠。
有錢人藉由雄厚的資產不斷累積財富,中級階級消失,貧者只會越發貧窮,陷入社會底層,M型社會益加嚴重。筆者以為,AI創造財富,卻加速貧富差距;但若能發揮其優勢,自然也可藉此改善貧富差距。
首先,AI驅動的教育平台可以提供個性化學習體驗,無論學生位於何地,都能獲得高質量的教育資源。這些平台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速度和理解能力進行調整,確保每位學生都能夠發揮其最大潛力,對於偏鄉弱勢學生學習有相當的助益。其次,金融業者可應用AI技術,通過多元數據進行信用評估,為那些無法享受金融服務的人群提供貸款服務,並支持小微企業和個人創業,改善生活。
此外,AI理財機器人可以在手機App、電腦軟體中運用,而由於資金門檻相對於低,若能妥善應用,可藉此消弭貧富落差,讓理財成為全民都可做到的事。再者,政府可以利用AI進行數據分析,制定更加科學和有效的扶貧政策,精準定位貧困人口,提供針對性的支持。亦可透過AI提高公共資源分配的透明度和公平性,減少腐敗和資源浪費,確保貧困族群能夠獲得更多的協助。
(作者為淡江大學財金系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