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隨著高齡化社會來臨,新竹市政府落實在地長者福利服務,積極布建社區照顧關懷據點,今年更首度舉辦茶藝美學課程,培訓三十位種子教師導入共餐據點,從「聽、視、嗅、味、觸」五感出發,讓長輩們感受到不同的生活體驗。
社會處長黃佳婷表示,「茶藝美學」課程主要讓長者深入了解茶的起源、種類及泡法,並了解如何泡茶及品茶,並由受訓過的種子教師將客制化的課程導入共餐據點,讓長輩在熟悉的環境下透過此課程舒緩心靈、保持大腦的靈活性和記憶力。

今年茶藝課程為期四場次,共計培訓三十位在地種子教師,透過課程發現「泡茶」是部分據點幹部與長輩破冰的方式,增進與長者間的距離,逐步引導長者到據點參加健康促進活動,藉著茶藝美學教長輩如何正確飲茶,有助於長輩保持大腦活躍和認知功能健康。
社會處表示,茶藝美學課程雖然已月中旬結束,但志工夥伴的熱情依然燃燒不息,將所學的文化帶進社區,例如東區埔頂長青會在端午節包粽子融入泡茶藝術,與社區居民一同享受美好時光,不僅是學習的延續,更是友誼與互動的寶貴機會,共創難忘的節日回憶。

此外,在六月份課程回饋中,受訓完成的志工們進入社區,積極扮演種子教師的角色,將所學技能與知識分享給社區的長者們,透過這些活動不僅活躍社區的氛圍,也讓大家看到夥伴們不同的一面。
茄苳社區執行長陳一郎分享,長輩們藉由多元課程參與啟發一段茶藝美學的旅程,透過學習如何泡茶及品茶,為身心帶來放鬆,還能在社區中與他人分享這份美好。感謝市府和據點的支持,讓自己能成為長者生活中的一部分,共創更有意義的社區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