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長庚醫院日前宣布,完成近千張的皮膚病理切片玻片之數位化,可滿足遠距病理診斷需求,並提供醫師自我學習及教學之用,目前正開發人工智慧(AI)識別軟體,以協助判讀並標註切片中之異常部位。
長庚名譽副院長郭承統表示,他收集了近20年的皮膚組織病理切片,共481件案例、811個病理玻片,全數建立此皮膚病理數位化全玻片影像系統,包含皮膚發炎性疾病、感染症、皮膚各式腫瘤、淋巴增生型疾病、皮膚轉移腫瘤、毛髮疾病及其他等7大疾病種類。
林口長庚副院長溫明賢表示,相較國際間其他數位病理切片,長庚的有更完整的病理特徵註記,以幫助醫師自我學習;輔以臨床病灶影像,以強化臨床病理整合;完整搭配其他特殊染色,以強化診斷;當醫師需要查找特定疾病的病理特徵時,系統可作為高可近性之快速參考工具。
林口長庚副院長吳俊德表示,這套系統推廣至國內外皮膚及病理學界,讓醫師突破時空限制,隨時隨地存取線上教材,提升學習的效率,有效提升專業能力。雲象科技董事長葉肇元指出,目前這套系統已推到日本及德國,網路平台附費會員已達3000餘人;數位化並加記註解後,可供更多學生同時學習,希望未來發展並收集其他器官的切片,同時導入AI識別功能,協助判讀出疑似有問題的切片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