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光AI主播 可播報18國語音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國軍漢光40號實兵演習將舉行,國防部二十一日表示,參考俄烏戰爭,首度運用人工智慧(AI)虛擬主播在漢光期間進行驗證,方式採真人臉部建模,可快速轉換十八國語音播報,增加國際傳播戰略效益。

國防部表示,國軍首度運用人工智慧、發展虛擬主播,並投入漢光實兵驗證,參考俄烏戰爭中虛擬主播降低戰損、提高傳播效率經驗,國防部結合國內人工智慧技術,首度由軍聞社推出虛擬主播,採用真人臉部建模,可快速轉換十八國語音播報,增加國際戰略傳播效益。

國防部強調,因應生成式AI興起,以及俄烏戰爭經驗,國防部高度重視人工智慧創新運用,由軍聞社採概念驗證專案,結合國內技術開發虛擬主播。該系統可以將文字內容,翻譯為多國語音,結合臉部表情及手勢,產出播報影片。

國防部說明,配合實兵演練,虛擬主播將在國防部發言人臉書、IG、X、Threads平台及軍聞社相關帳號露出,並供中、英、日等語言發音影片,以累積運作經驗、持續精進系統效能,提升國際戰略傳播能量。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國軍漢光40號實兵演習二十二日登場。國軍將領表示,為確保戰時的戰略物資與援台物資能順利抵台,漢光期間於某地演練「境外物資接轉暨交通運行管制」,但細節涉密不便透露。借鏡俄烏戰爭等衝突及考量台灣為海島國家,若台海發生戰爭,包括能源、糧食甚至國際援台物資如何送抵台灣,將成為一大課題。

演習採「本島實兵不實彈、外離島實兵實彈」,聚焦「無劇本、實戰化」演練,重點驗證交戰規則(ROE)、去中心化指揮管制、任務式指揮、取消紅軍(假想敵)及預演、聚焦全時段驗證戰力及夜間訓練等,且「關鍵基礎設施防護」與「全社會防衛韌性」亦是焦點。

國軍將領分析,考量戰時敵對台實施封鎖,港口安全議題不分演習與否,平時都有在做演練,國軍一定會將特定區域或特定港口列為重點防護,同時考量如何讓戰時物資順利接收與轉運,因此須列入防衛作戰計畫並加以演練,「物資接轉訓練絕對不能偏廢」,因此必須利用漢光演習期間統合各個部會進行驗證。

將領提到,境外物資接轉的科目非首次演練,但確實已多年未動員各單位實施,考量敵情威脅及近年強調「全社會防衛韌性」,有必要加以協調演練,讓戰爭及民生物資在戰時能順利運抵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