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傅希堯/綜合報導
我國自古以農立國,五千年來世世代代的人們向上蒼祈求著「風調雨順」,過去八年一般人感受是「颱風,好久沒來了!」但在今年五二0總統府易主後,卻迎來了強烈颱風凱米,氣象專家指出前幾年颱風來得少與這一次凱米來襲,都是自然現象的機率問題,與神怪之說無關,更無關八字。
台灣島南北長四百公里,且北迴歸線橫貫本島,造成台灣南北氣候截然不同,「颱風,好久沒來了!」並非台灣民眾南北無差異的記憶,南部地區民眾對颱風的印象就與北部民眾不同。
中度颱風海葵在去年九月三日登陸台東縣東河鄉,並於高雄市梓官區出海後滯留打轉,四日凌晨再於高雄市左營區第二次登陸,據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統計,海葵颱風造成一四三人受傷,二十八萬戶停電,農業損失十四億餘元。
環境部長彭啓明在去年五月就曾以氣象專家身份指出,一0八年八月輕颱白鹿之後,有接近四年沒有有颱風中心登陸台灣其原因,與全球暖化無關,就只是機率問題而已,從看上百條颱風軌跡來看,還是有很多小空間沒有颱風通過,而台灣就剛好落在某一個小空間內,統計上一定會再有颱風登陸台灣的可能。
至於,凱米颱風來到家門口打轉並增強為強烈颱風,則是因為地型與颱風結構之自然現象所造成。
專家認為,凱米颱風受環境場與中央山脈影響,在東部外海減速搖晃,而颱風的西南氣流則持續不斷地將南海的水氣輸送給凱米颱風,使凱米勢力不斷增強,這是造成凱米二十四日連跳二級增強為強烈颱風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