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天 不要再吃泡麵了!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颱風來襲,許多人在家裡耍廢、追劇和吃零食,再來碗香噴噴的泡麵,但專家提醒,吃太多泡麵,恐會充滿罪惡感。營養師則建議在家健康煮,吃得健康又省錢。

對於颱風天吃泡麵,元氣中醫師王大元在臉書粉專貼文表示,吃太多泡麵,可能會因為過鹹、過油和大量澱粉而累積濕氣,讓自己頭昏腦脹、惡心想吐、渾身不舒服。

王大元表示,在中醫理論裡,濕氣代表囤積了不好的雜質毒素,會傷害脾胃、肝腎等系統,除濕的最佳方式,就是增加自己的代謝循環,所以適量運動是首要考量,即使在家裡,也可以做一些微微出汗的運動,像是超慢跑、波比跳或健身環等。

此外,根據衛福部建議,成人每天攝取的鈉含量應該小於2400毫克,患有高血壓或限鈉飲食的腎功能疾病者更需減至1200毫克,但是很多泡麵一碗超過2000毫克、油脂含量幾近30公克,一碗就快超過一日攝取量,因此,王大元建議,泡麵的湯少喝、油包少放才能吃的比較沒負擔。

至於吃完泡麵,是否「有充滿幸福的感覺呢?」,王大元則說:「我是覺得會充滿內疚罪惡感啦。」

對於颱風天在家吃泡麵,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表示,泡麵又叫方便麵,是在不方便的時候拿來充飢的,且現在泡麵都會添加其他澱粉,不單純是麵粉。

颱風天既然在家,許惠玉表示,如果有開火就該健康煮,以白麵條、冬粉來取代泡麵,現成調理包和牛肉罐頭也不錯,但是鈉和糖含量高,記得多加蔬菜來稀釋重口味,例如牛肉罐頭加入紅蘿蔔和洋蔥,煮紅燒牛肉麵,不用再額外調味。

此外,許惠玉也建議,在颱風天可準備一些冷凍食品如青豆仁、三色豆,或是比較耐放的洋蔥、紅蘿蔔、南瓜、乾香菇、海帶、盒裝豆腐、豆干,可以變化口味,反倒不建議吃火鍋料等加工食品,有較多添加物,營養價值也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