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費肺癌篩檢 明年再放寬

肺癌是台灣發生人數最多、死亡率最高癌症,公費篩檢是提早發現非抽菸個案關鍵,民國114年起對象將再放寬。(中央社)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肺癌為我國發生人數最多、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但國人癌症有高達2/3是沒有吸菸史,為揪出不吸菸的肺癌,衛福部長邱泰源26日宣布,明年起擴大肺癌篩檢適用對象,預計符合資格者會增加40萬人,1年篩檢費用增至8億元。

為及早發現肺癌,國健署自111年7月1日起,將肺癌篩檢納入我國第5癌篩檢,補助高風險族群,包含具肺癌家族史者,為50至74歲男性或45至74歲女性,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經診斷為肺癌;重度吸菸史,為50至74歲且達30包年吸菸史,如每天1包、共吸菸30年,每天1.5包菸,共吸菸20年,或戒菸未達15年。

衛福部長邱泰源昨天在肺癌篩檢2週年記者會提到,明年起肺癌篩檢將增列大於等於20包年吸菸史,家族史年齡下修5歲,呼籲符合資格者積極參與。

每2年1次免費胸部低劑量電腦斷層(簡稱LDCT)檢查,截至113年6月30日止,全國已有11萬4445位民眾接受檢查,並找出1401名確診肺癌個案,其中早期(0及1期)個案占了83.2% (1165人),顯示LDCT肺癌篩檢確實有助於早期發現肺癌。

同時,參與補助LDCT篩檢出的1401名肺癌個案中,有1005人具肺癌家族史,351人為重度吸菸者,45人為同時具肺癌家族史之重度吸菸者。受檢者當中,肺癌偵測率在具肺癌家族史者為1.6%,重度吸菸者為0.8%,同時具肺癌家族史之重度吸菸者為1.1%,整體為1.2%,其偵測率與國際肺癌相關研究相當。

中研院院士楊泮池表示,早期肺癌5年存活率達9成以上,但第4期就急速降至1成。吸菸引起肺癌仍然是全世界第1名,在肺癌確診個案約有1/3屬於有吸菸史,但不吸菸肺癌來到第5名,比大腸直腸癌還高。但肺癌篩執行數僅為符合資格族群約1/5至1/6,政府務必加強力道鼓勵篩檢,癌症死因排名第1的肺癌死亡率才會下降。

根據國健署預估,擴大肺癌篩檢每年符合篩檢資格對象,會從60萬人增至100萬人,預算也從2億元增加至8億元。針對二手菸、三手菸或空汙等環境因素納入篩檢資格,邱泰源表示,篩檢資源需以影響性高低依序擴增,將邀集專家透過科學性證據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