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簡政珍詩學隨想 空隙的填補

寶藍芹壁

文/簡政珍 圖/紀宗仁

八0年代之後的詩作,詩行和意象之間留下想像的空隙。以王添源的詩行為例:「喧騰完畢的電話擱淺在複雜/,凌亂的桌上,兀自沈默」(《如果愛情像口香糖》:〈面壁十四行〉)。詩行以景喻情,讀者「看見」的是電話,「看穿」的是人與人之間的牽連。喧騰和沈默的是人事的寫照;喧騰可能是爭吵,而爭吵之後,是悵然若失的沈默。「擱淺」也有弦外之音,敏銳的讀者看到也聽到電話兩頭兩人關係的停滯擱淺,心情「複雜、凌亂」。文字留下的空隙,需要人生的感受才能填補。

空隙的美學在於,讀者在有形的文字之外,要看到空白處的餘音蕩漾。空隙使詩有別於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