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疾管署30日表示,境外移入登革熱和屈公病病例為5年同期新高,提醒民眾赴東南亞要落實防蚊措施,回國後如出現發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痛、骨骼關節痛等登革熱疑似症狀時,應儘速就醫並落實防蚊措施。
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國內上週無新增登革熱本土病例,今年截至7月29日累計166例本土登革熱確診病例,並累計2例重症病例。
惟上週新增12例登革熱境外移入病例,今年累計155例境外移入病例,高於2020~2023年同期(介於5~84例),感染國家以東南亞國家為主,其中以印尼77例、馬來西亞20例、馬爾地夫13例以及泰國13例為多。
同時,國內上週新增1例境外移入屈公病確定病例,感染國家為菲律賓,今年累計6例境外移入均為外國籍個案,高於近5年同期病例數。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指出,鄰近東南亞國家登革熱疫情較去年同期嚴峻,且持續於我國發生境外移入病例,其中印尼、柬埔寨、寮國、泰國及斯里蘭卡疫情上升,馬來西亞疫情處上下波動;另中南美洲地區疫情持續,今年迄今累計報告近1083萬例。此外,泰國及馬來西亞持續有屈公病疫情報告。
羅一鈞提醒,民眾赴東南亞要落實防蚊措施,回國後如出現發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痛、骨骼關節痛等登革熱疑似症狀時,應儘速就醫並落實防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