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萬人苦異膚 新藥納健保獲讚

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舉辦「異膚當關不卡關、大家作伙打羽球」夏季運動會,宣導醫學新發展與皮膚健康維護知識。(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提供)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異位性皮膚炎可謂是全世界最癢疾病,全台有30萬人正深受其苦,台大醫院皮膚部醫師朱家瑜4日指出,由於醫學進步已開發出新型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及生物製劑,病友何先生使用口服小分子標靶藥物治療後,困擾他20餘年的異位性皮膚炎已接近痊癒。

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4日舉辦「異膚當關不卡關、大家作伙打羽球」夏季運動會,在羽球場上享受比賽的病友何先生,從5歲起深受異位性皮膚炎所苦,還伴隨氣喘和過敏性鼻炎,「過敏3兄弟」一次集滿,他的成長之路像無止境戰鬥,全身大面積破皮、流血、化膿。

病友協會理事長、台大醫院皮膚部醫師朱家瑜指出,全台有近30萬人罹患異位性皮膚炎,兒童與青少年發病率更可高達16%以上,是國人常見的皮膚疾病,這是遺傳與環境間複雜的交互作用,觸發週期性的免疫反應失調的慢性疾病,患者易面臨「癢、抓、更癢」的惡性循環,部分患者病情延續到青少年與成人,1年會面臨3、4次的嚴重發作,一次就持續好幾個月。

朱家瑜表示,異位性皮膚炎無法根治,需終生用藥控制。目前傳統治療主要是口服免疫調節劑及照光治療,有機會達到6成皮膚外觀改善,但對中重度患者效果有限,遇過好多放棄治療的個案,因誤用偏方造成病情惡化,隨著醫學進步,針劑生物製劑與口服小分子標靶藥陸續上市。

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表示,過去研究顯示,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就醫約4到10年才能接受新型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幸好健保將這項進階精準治療有條件納入給付,中重度患者使用半年傳統口服藥與照光治療,仍無法改善症狀的嚴重狀態患者,經醫師評估可申請,健保每年給付進階精準治療藥費約25萬元。

何先生指出,他就是配合醫囑接受半年的傳統藥物及照光治療鎮,終於等到健保核准使用口服小分子標靶藥,在服用新藥的第1天,效果就讓他驚訝不已,當天竟然好幾個小時沒有因為皮膚癢而持續搔抓。用藥1週後,不僅皮膚褪紅,傷口也減少8成,終於自困擾了20多年的難題中解脫。

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指出,除了穩定、積極接受治療,患者也要重視基礎保養,維持皮膚保水度。朱家瑜提供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夏季運動撇步,建議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配合透氣衣物,運動後流汗立刻沖澡、進行乳液保濕,有助幫助患者緩解搔癢、找回潔淨肌膚,長期穩定控制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