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米風災後南市防疫總動員 市長提醒加強留意「兩溝」

市長黃偉哲表示,風災大雨後因污水夾帶泥沙,屋簷邊緣天溝及防火巷的「屋後溝」可能淤積,提醒市民加強巡檢孳清。(南市衛生局提供)

記者王勗/台南報導

七月廿四至廿六日凱米颱風挾帶強風豪雨侵襲南台灣,造成環境中相當多積水處及髒亂點。截至八月四日,市府動員社區防疫志工一00四0人次,清除九三一五個積水容器及六十二個陽性容器,呼籲市民共同巡檢住家戶內外環境,共同防堵登革熱疫情。

颱風過境後,市府登革熱防疫團隊共同動員,展開孳清大作戰,八月首週環境清潔日也號召防疫人員、志工共同整理家園。南市卅七區區公所亦針對轄內空地及空屋加強稽查。

截至七月共列管五四一0處空地、空屋,也責令所有權人善盡管理維護責任,定期巡檢落實容器孳清「巡、倒、清、刷」,容器務必倒置或加蓋並妥善收拾,避免雨水潑濺導致容器積水孳生病媒蚊。

據衛福部疾管署國內疫情統計數據,南市今年本土登革熱累計十九例,皆為去年疫情延續,境外移入個案累計十二例,屈公病境外移入一例,無本土病例。

登革熱防治中心佈設誘卵桶監測數據,針對高卵粒風險場域加強孳清,如發現陽性孳生源也將即刻開立舉發單,持續加強推動社區動員與民眾衛教溝通及貫徹公權力執行。

市長黃偉哲指出,風災大雨後因汙水夾帶泥沙,可能導致屋簷邊緣的「天溝」,及防火巷後的水溝「屋後溝」淤積,影響排水功能,也容易成為孳生病媒蚊的溫床,提醒市民加強「兩溝」巡檢孳清,市府防疫團隊也將加強清查並投藥防治,守護市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