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贊中元 舊城區各廟分散公普

總祿境下土地公廟於農曆七月初二中元普度。(記者陳治交攝)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府城舊城區廟宇公普是地方民俗特色,若集中在農曆七月十五日中元普度,道長、道士分身乏術,舊城區近百間廟宇協議在不同日期普度,農曆七月初二就有土地公廟慶贊中元,各廟宇公普延續至農曆八月初四。

農曆七月初一鬼門開、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農曆七月三十鬼門關,民間較重視中元節,一般大多在農曆七月十五日中午過後祭拜,每盤菜插上一支香,細心一點的民眾還會準備香菸、檳榔、胭脂、白粉等來犒賞好兄弟。

以廟宇為中心舉辦的中元普度,稱為「公普」、「廟普」,主祭者大多為當地寺廟主事者,在舉行公普的前夕,廟方通常會在廟前豎立燈篙,虔誠的信眾準備了豐盛祭品,插上「普度植福」旗幟,通知孤魂前來受領普度祭品。

廟普的祭儀十分隆重,若集中在農曆七月十五日,道長、道士分身乏術,舊城區近百間廟宇協議在不同日期普度,農曆七月初二就有總祿境下土地公廟、鎮轅境頂土地公廟辦理廟普。

民眾對於中元節的習俗不敢忽視,對於早期僱請野台戲來助興的戲碼,目前已拋棄傳統的繁文縟節,演變成以紙糊的閣棚來替代,省錢又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