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花蓮慈濟醫院為改善花東地區偏鄉醫療照護上的城鄉差距,癌症醫學中心以全人健康為核心,建立由預防到治療的智慧醫療照護系統,獲得亞太永續獎健康與福祉類銅獎,八日下午,由副院長許文林代表在二0二四亞太暨台灣永續行動獎頒獎典禮接受表揚。
台灣擁有世界上最好的健康保險及醫療照護體系,但不同地區仍有著不同的醫療照護問題,例如花東地區因醫療資源缺乏及分布不平均,出現城鄉差距,偏鄉民眾健康不平權等問題,近幾年來,花蓮慈院癌症醫學中心為提升癌症病人照護品質,爭取衛福部中央健保署健保醫院總額風險調整移撥款計畫挹注,積極開發、推動智能照護系統,跨越地域、空間限制,提升癌症病人照護品質,並於去年獲得台灣永續行動獎SDG0三健康與福祉組金獎。
今年,花蓮慈濟醫院癌症醫學中心提出了「建立從預防到治療的一體化智慧照護體系」計畫,以「整體醫療照護為核心」作為全民的最佳行動方案;亦即以資訊通訊為基礎,引入兩種AI模型,深度學習和機器學習,建立「個案管理照護行動系統」和「整合癌症篩檢系統」,在處理個案管理,以及醫療保健上有很大的助益。
許文林指出,「整合癌症篩檢系統」不僅提高了癌症篩檢成功率,從六成三八提升到九成三八,陽性個案回診率也大為提高,同時成功減少癌症中心團隊的工作量。另外,經由系統前端運用Line設置群組「花蓮慈濟-癌症中心小幫手」,這套系統導入人工智能的導診服務,除了能解答民眾健康問題,還能根據參與癌篩的民眾的自身症狀,推薦適宜的科別與醫師,並協助掛號。
「個案管理醫療移動系統」顯示超過九成五的患者對這個系統感到滿意,癌症研究中心主任許仁駿指出,多數患者認為系統有助於家屬了解他們的病情及治療情形,還能幫助個案管理師與病患家屬溝通,系統介入後,門診預約缺席率從二成四下降到百分之七點九,顯示該系統確實可以提高醫療依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