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稀有迷鳥 鹮鳥在北門育雛

北門區首見稀有迷鳥「彩鹮」育雛。(台南市生態保育學會提供)

記者盧萍珊∕北門報導

極稀有迷鳥「彩鹮」連續五年出現在北門區,八日首見育雛的景象,台南市生態保育學會理事長邱仁武表示,應該是彩 在台南繁殖的首筆紀錄,主要是台南環境良好,未來可能會定居台南,成為台灣「鳥類新住民」。

邱仁武指出,二0二0年四月有鳥友在屏東東港目擊十七隻彩鹮,後來發現幼鳥出現在屏東崁頂油車庄野外,是台灣首度發現幼鳥,而族群數量更從十七隻增加到二十隻,並疑似有繁殖行為。

北門區連續五年都出現彩鹮,今年主要出現北門區二重港地區,八日早上有鳥友發現築巢繁殖育雛,並有二隻幼鳥在巢外育雛,未來是否會擴及到全台各地,成為留鳥或夏候鳥,有待繼續觀察。

南市生態保育學會副總幹事黃永豐表示,彩鹮分布於歐洲南部、亞、非、美洲、中國大陸等地,棲息在湖沼間,在台灣是稀有迷鳥,喜群居,常在沼澤、河口、水稻田或溼地等淺水地帶覓食,主要以水生昆蟲、軟體動物等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