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南大學USR計畫「為偏鄉而教」夏令營開跑,首站前往七股區大文國小,由南大教務長歐陽誾及流域生態環境保育研究中心主任王一匡指導,帶領師培生,設計出以永續環境為主題的教學活動,涵蓋生態保育、植物、海洋、兩棲與淨零5大面向,引導學童運用多元思維,從不同角度構建自己的學習路徑。
在夏令營活動中,學童不僅利用環境元素進行創作,也融入了科技元素,透過平板與教師進行遊戲式互動學習,學生將實際生活中的永續議題納入討論。活動從探討海洋垃圾對海洋生物的影響開始,進而討論人類過度開發對氣候變遷的影響,讓學生從周遭的生活變化開始關注環境問題,逐漸養成對環境的敏感度,並擴展至區域、國家和國際議題。
南大表示,氣候變遷是全民關注的議題,國家2050淨零碳排政策中,七股區扮演重要角色。漁電共生對再生能源的貢獻,以及生活形態和鄉村面貌的改變,都是此次活動討論的重點。
大文國小校長劉春男表示,感謝南大營隊帶領學生深入探討在地重要議題,透過不同年級學生混齡進行分組討論,學生們眼中的七股是個擁有豐富天然資源的地方,不僅有充沛的陽光和廣闊的土地,還有臨近海的優勢,具備發展太陽能、風力、水力和海洋能等多種再生能源的潛力。
活動中,大家一同思考為地球永續發展的方案,特別針對太陽能板的運用進行發想,學童們提出各式各樣的開放式場域設計,發現幾乎所有的室內建築都能搬到太陽能板下重新設計。南大表示,這些創意展示學童跳脫框架的思維,能對未來更具挑戰的環境進行推演,並對再生能源和生存議題具備創新思維與理性探討。
(記者施春瑛)